传承传统文化——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黄燕玲
[导读] 近年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家文化就凸显出了她独特的魅力,各国的文化软实力成为了重要的竞争力。在这个受多元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如何让青少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目前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所在。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要求教师立德树人,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

黄燕玲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心圩中学
【摘要】近年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家文化就凸显出了她独特的魅力,各国的文化软实力成为了重要的竞争力。在这个受多元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如何让青少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目前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所在。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要求教师立德树人,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37-01

        传统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我国的传统文化蕴含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展现着我国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是我国文化的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国内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快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人们开始变得浮躁,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失去了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国内的相关部门在近年的教育工作中就已经提出,要提高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力度,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让新一代的学生承担起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责任。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老师要强化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工作,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明确教学目标,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传统文化概念范围较广,融合了社会风俗、文化背景、传统节日、语言差异、文字等。也正因为其高度的融合性,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融合度较高。然而,初中语文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师教学目标设定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往往集中于语文基础知识与技巧性教学,在传统文化教学渗透这方面是缺失的,造成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了解兴趣的局面,致使学生难以有效地明确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不利于发挥语文教学传承文化的职能。对此,教师应首先摒弃传统不科学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意识到传统文化渗透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文化底蕴、语文综合素养,为语文教学提供良好的助力。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传统文化概念,设计内涵丰富、形式环节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措施,增加学生了解探究传统文化的欲望和兴趣,提高学生传承文化的责任意识。
        二、深入语文教材资源探究,渗透传统文化
        在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教材的有效运用,关系到学习质量、教学质量。那么,为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能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眼界。例如,《论语十二章》的文章内容涉及“忠、礼、智、信、义、仁”等方面,其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得学生成为有智、有才、有德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儒家文化,也可以为其开展“走进国学经典,认识民族经典文化”的活动,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经典文化的故事。


依据教材内容,学生针对孔子有关思想、观点进行信息搜集,整理成报告,并开展交流活动会,在交流、倾听的过程中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充分认识传统文化。教师也可以教材为载体,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到忠、礼、智、信、义、仁等,在教材资源拓展和探究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
        三、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在现今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其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及学生的角色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其引导者的作用,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从而帮助学生可以构建起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更好的对传统文化进行拓展。教师通过合理的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其可以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针对语文课堂的实际情况来围绕教学内容着重分析从古至今文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理解,进而使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逐步地理解和熟悉我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社会历史背景。另外,教师还可以搜集课外材料供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更加立体地学习整篇文章,深入地领悟文章的内涵。在教师的科学引领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接受程度,从而培养与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
        四、开展课外活动增强文化积累
        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因为要面临中考的压力积极备考,所以很少参加课外活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到疲惫,因此教师可以一起给学生组织一些相关的课外文化活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具体能力选取合适的活动方式,在一些热播节目中的活动方式也值得老师进行借鉴。比如可以借鉴《中国诗词大会》中“飞花令”带游戏方式,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回答,并对在游戏过程中表现比较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成语接龙、古诗词接龙,可以让接不上来的人表演才艺。教师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比如领学生访问附近的名人故居和传统历史博物馆,近距离的了解名人的文化风采和我们的传统历史。通过这些活动方式,帮助学生丰富了校园生活,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主动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
        五、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树立学习榜样
        为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教师首先要增强其本身的传统文化情感。事实上,教育者本身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学素养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利用比较经典的诗词典故对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努力让每个学生被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魅力所打动,不仅为他们学习传统文化提供充足的动力,也对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提升提供帮助。其次,为了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对其精神内涵的高度认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师要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强化和文学素质的培养,将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
        结语:
        总之,青少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应当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树立起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陈斌,黄玉云.例谈初中语文古诗歌教学激趣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6):19-20.
[2]张伦翠.初中语文教学微写作训练刍议[J].当代家庭教育,2020(36):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