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苏卫玲
[导读] 探究综合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苏卫玲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人民医院;云南红河654400)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56例,据护理方案不同划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8例,以作研究对象。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评估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遵医行为及心理弹性状态。结果:护理后研究组遵医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理弹性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临床治疗期间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遵医行为,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遵医行为;心理状态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当前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的最为有效安全的方式之一,血液透析的工作原理为超滤、弥散、对流等步骤,使用透析膜吸附患者血液中代谢物、致病因子及各种毒素等,后与透析液交换,进而净化血液重新回输,该方式特点为有效清除小分子毒素、治疗时间短、蛋白丢失量较少及无需患者自行操作等,适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肾脏替代治疗[1-2]。但因治疗时间过长及病症的不可逆性,患者行MHD维持生命时会影响其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导致心理负面情绪产生,进而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本研究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探究对其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56例,据护理方案不同划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8例,以作研究对象。对照组中男52例(66.7%)、女26例(33.3%),年龄45-76岁,平均(60.2±4.3)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4±0.1)年,透析时间2-17个月,平均(7.5±1.2)个月,体重48-79Kg,平均(63.5±6.2)Kg,平均BMI指数(23.6±2.4)Kg/m2;观察组中男54例(69.2%)、女24例(30.8%),年龄47-75岁,平均(60.8±5.3)岁,病程5个月-3.2年,平均(1.6±0.1)年,透析时间4-19个月,平均(9.2±1.3)个月,体重47-81Kg,平均(64.2±5.9)Kg,平均BMI指数(24.3±2.1)Kg/m2。两组MHD患者性别比例、年龄、透析时间、病程、体重及BMI指数比较,提示无显著性可比差异(P>0.05)。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案。施以常规干预方案,护士加强与患者沟通,讲解治疗的全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指导其饮食方案,适当进行心理疏导。
  1.2.2研究组方案。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内容如下:(1)饮食调整护理。调整控制患者饮食,饮食方案以优质低蛋白、低盐、低脂肪,且清淡、易于消化食材为主,制定护理方案时需以富含维生素、高纤维为原则,每天监督患者少食多餐,禁烟酒,切勿食用腌菜、海鲜及油炸食物,同时不可摄入辛辣、生冷食物。(2)心理疏导。因终末期肾病伴有诸多并发症,且MHD期间极易诱发其他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使其出现悲观、抑郁、焦虑、绝望等负性情绪,影响透析依从性。因此在MHD期间需重视患者心理变化,与其热情沟通交流,给予疏通,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不可在其面前抱怨,影响其对血透的信心,以此辅助患者社会支持。(3)生活护理。辅助患者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叮嘱其按时休息,并制定运动训练计划,指导其活动。同时叮嘱患者注意病房、个人卫生,如若气候异常注意增减衣物,以免增加上呼吸道、尿路感染风险。(4)感染防护。血透期间加强对导管的护理,采用聚维酮碘定时清洁消毒导管周围皮肤,且完成后使用无菌纱布加以固定。对同样采用聚维酮碘定时护理透析置短管的接口,每隔2-3d换药,以免切口被挤压。
1.3观察指标
  1.3.1遵医行为评价。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评价,采用我院自拟的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评价。该问卷包含4个维度:合理饮食、情绪管理、按时休息、遵医用药,每一维度为10分,1分提示未做到或偶尔做到;5分提示经常做到;10分提示完全做到,问卷的总分为4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遵医行为越佳。
  1.3.2心理状态评价。应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量表包含3个维度(25个条目):自强(8个条目)、坚韧(13个条目)、乐观(4个条目)[3]。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5分),量表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其心理弹性水平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22.0录入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卡方(χ2)检验。均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标准α=0.05。
2结果
  2.1 比对两组遵医行为评分
  护理后研究组遵医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受MHD影响,因其终生性,且不能完全替代肾脏发挥作用,需持续不间断治疗,再加之部分患者受疾病困扰心理负担过重,治疗时患者因生理性因素、体力下降导致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日常的生活无法独立完成,部分患者需专人陪护,加重其心理负担;加之部分老年患者因年长,人生阅历丰富,经验多,自尊心相对强,对于他人意见缺乏客观的宽容性,加之自身长期固有的生活习性,行为上较坚持己见、固执,影响其依从性;受患者家庭因素影响,MHD患者需得到长期、全方面细心的健康照护,在我国此类照护责任主要由各自家庭承担,但长期照护会给照护者带来慢性疲劳及不良体验,长此以往会影响被照护者的心理状态,增加其心理负担,从而降低其社会支持水平,影响其遵医行为。因此本研究在MHD患者治疗期间辅以综合护理,旨在探究对遵医行为、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遵医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理弹性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MHD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弹性水平。心理弹性又称为心理韧性、心理复原力,是指个体面对困境、逆境、威胁、创伤或其他重大生活压力时良好适应过程,其意味着患者面对自身疾病及MHD治疗时压力及挫折的一种“反弹能力”。心理弹性具备可干预性,文献报道良好的心理弹性可辅助MHD患者防御应激性事件,改善负性情绪,提升生存质量[4]。MHD患者遇到困境或者面对重大疾病挫折时心理韧性较差,原因为维持性血透虽能在极大程度上缓解终末期肾病的临床体征,但大部分患者仍伴有营养不良、贫血、衰弱、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加之长期血透昂贵的费用,致使其心理、生理均受影响[5]。因此在患者维持性血透期间需重视其心理变化,定期为其做心理测试或心理疏导,同时指导其饮食、运动锻炼等,增强其疾病治疗的信心,同时加强感染防护,以免感染出现影响其血透体验。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透患者临床治疗期间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遵医行为,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承国,李承恩.认知行为团体治疗配合心理干预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希望水平及治疗配合度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7):1016-1020.
[2]付燕红,李冬梅.心理访谈疗法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负性情感与生存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17):2209-2212.
[3]颜帅.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血透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11):1666-1669.
[4]李飞霞,徐小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相关性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6):24-26.
[5]王勤,张帆,郗君梅,等.知信行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磷控制自我效能和遵医行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8):59-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