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 高小雨
[导读]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的效果

              高小雨
(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临床5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62例我院接收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获得研究结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HAMA和HAMD评分结果全部低于对照组,护理2周结果差异不显著,护理4周与6周组间结果差异显著,P值<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症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分离(转换)性障碍;针对性;护理

   分离(转换)性障碍就是俗称的“癔症”,属于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发病原因包括内心冲突和暗示等,临床表现为选择性遗忘或者情感爆发等。患者很容易陷入情感过度的情绪中,作出发泄性哭闹和冲动性行为等。为提高医护效果,探索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现结合研究作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研究对象划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为20-58岁,分离性障碍者27例,转换性4例。研究组男性14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21-59岁,分离性障碍者29例,转换性障碍者2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主要措施如下:(1)护理评估。根据主客观资料,根据患者疾病发作频率与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行为表现、感知觉改变等,对其全面评估,制定护理方案。(2)落实护理措施。营造安全且温馨的住院环境,减少外界不相干人员的围观与关注,减少消极暗示影响。对痉挛发作与震颤等患者,配置专人看护,以免患者自伤或者他伤。从生活方面,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积极运用暗示治疗法,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引导进行功能锻炼。组织兴趣活动和体力劳动等,加强身体锻炼。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运用温柔的语言与合理的对话方式,使得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
1.3观察指标
    研究中经过2周、4周、6周护理后,使用HAMA表与HAMD表,进行焦虑与抑郁情绪的调查,获得研究结果。临床疗效评估,计算护理前后的评分减分率,若患者的评分减分率超过75%,则评定为痊愈;若超过25%但小于75%,则评定为有效;若小于25%,则评定为无效,计算临床改善率[1]。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AMA与HAMD的评分结果
   实施护理前2组患者的两项评分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两项评分结果全部低于对照组,护理2周结果差异不显著,护理4周与6周组间结果差异显著,P值<0.05。详细情况如表1-2所示。
2.2 临床疗效分析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治疗效果如下:有效率为87.10%(27/31)%;抑郁治疗有效率为90.32(28/31)%。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恢复率为64.52(20/31);抑郁疗效为67.74(21/31)。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人生的经历中会遇到些许精神应激事件,部分来源于外界,但更多的是人的心理需求与个体差异。不同的个体对待应激事件的看法与态度差异,受到人格特征与支持系统等的影响较大。对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结合患者的特点,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2]。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针对性护理,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症状均得到有效恢复。
参考文献:
[1]朱晓岚,徐华.1例产后分离(转换)性障碍伴自杀高风险患者护理[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02):195-198.
[2]徐叶萍,曲新玲,陈晓梅.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4):3321-3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