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重症肺炎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5期   作者:姚慧文 吴嘉锟 梁锦堂 苏嘉棋 梁启光
[导读] 观察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姚慧文 吴嘉锟 梁锦堂 苏嘉棋 梁启光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 江门529100)

【摘 要】  目的 观察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 至2020年4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按照重症肺炎诊疗规范进行常规治疗,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高流量吸氧组和无创呼吸机组,每组各30例。高流量吸氧组采用高流量吸氧湿化仪辅助通气,无创呼吸机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两组患者通气功能和临床表现,并予以血气分析检查。 结果 无创呼吸机组患者在呼吸频率控制方面略优于高流量吸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流量吸氧组患者较无创呼吸机组刺激较少,有助于缓解心动过速,在血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血二氧化碳分压改善方面表现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流量吸氧湿化仪在改善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方面较无创呼吸机有一定优势,将HFNC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则是对高流量气体进行湿化处理,通过湿化过程中产生的气道高压来完成呼吸支持性治疗,很好地避免了持续正压通气的不良反应和缺陷。

【关键词】 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重症肺炎;疗效

  重症肺炎(severe pneum onia,SP )是一种进展性肺部炎症,可由局部感染快速演变为全身性感染、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是重症监护室中最常见的急危重症的疾病之一。由于有较高的病死率,SP 的治疗一直成为重症医学科研究的热点。随着对疾病认识的逐渐加深,近年来在治疗上也有了较大进展。目前SP 的治疗策略可以概括为生命体征的维持,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全身多器官的支持治疗[1]。SP患者在入院时常伴有休克或者呼吸衰竭。研究表明,44%-83%的 SP 患者在入住 ICU 的时候即需要行机械通气[2],50%的患者伴有感染性休克[3]。因此,首要任务即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包括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氧疗是重症肺炎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鼻导管吸氧及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是常用的呼吸治疗手段,但传统氧疗往往无法满足重症肺炎患者的需求,吸入氧浓度亦不稳定;NPPV近年虽广泛应用临床,但很多患者不能耐受,甚至抗拒,造成患者通气效果不理想。而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igh flownasal cannulae oxygen therapy,HFNC)是一种新型氧疗技术,现已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开展应用,该方法具有疗效较好且不需要密封等优点,可有效降低因为密封特制的鼻罩所引发的并发症[4]。本研究将HFNC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治疗,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HFNC组和NPPV组,每组各30例。HFNC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1~80岁,平均(68.47.2)岁;病程1~7天,平均(4.61.9) 天;NPPV组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 53~82岁,平均(69.08.9)岁;病程1~7 天,平均(4.82.1) 天。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中有关重症肺炎标准标准[5];病程在1周以内;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多脏器衰竭、肿瘤、凝血功能紊乱及严重威胁生命的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存在高流量吸氧湿化仪与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禁忌证的患者。
1.3干预治疗 两组按照SP诊疗规范进行常规治疗。HFNC组以HFNC辅助通气治疗,仪器采用广州医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AccuOxy呼吸湿化治疗仪,型号:HFT100,根据患者血气分析情况调整氧流量及氧浓度,氧流量可控范围:2-60L/min,输出气流氧浓度范围:21%-100%。而NPPV组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辅助通气,采用澳大利亚瑞思迈Resmed公司生产的治疗仪,型号: Stellar100,根据患者血气分析情况调整IPAP 10~25 cmH2O/7~15 mL/kg,EPAP用4~12 cmH2O,对PEEP和FiO 2 水平进行调整,确保血氧饱和度92%以上。
1.4 观察指标 观察HFNC组和NPPV组患者临床表现和主要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和血压等;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包括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及两组患者舒适程度比较。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土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x2 检验,以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生命体征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RR、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采用高流量吸氧及无创通气后两组患者RR、HR、MAP均明显改善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无创呼吸机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压情况相当,未见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8)。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在呼吸频率控制方面略优于高流量吸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而高流量吸氧组较无创呼吸机辅助组刺激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提示其有助于降低心率。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0.05)。HFNC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在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控制方面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60,P =0.00;t = 3.00,P =0.01);而在血二氧化碳分压方面则未见显著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84,P =0.08)。NPPV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在血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控制方面明显差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95,P =0.00;t =5.92,P =0.00);而在血二氧化碳分压控制方面则无显著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45,P =0.66)。再者,两组血气分析结果比较,HFNC组在PaO2与SpO2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62,P =0.00 ;t =2.83,P =0.00);而在PaCO2控制方面表现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92,P =0.36),见表3。

2.3 两组患者舒适程度比较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在0~10的模拟标尺上进行打分。最左端为0,最右端为10,患者指出能代表其舒适感受的一点。0分为无任何不适;1~3分为轻度不适感,可以忍受;4~6分为不适感明显,也可以忍受,可能影响睡眠;7~10分为严重不舒适,应该尽量避免。其中4分以上就认为患者处于不舒适的状态[6-7]。两组患者舒适程度视觉模拟评分的比较及每日视觉模拟评分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每日的视觉模拟评分的趋势比较,NPPV组评分上升趋势较高流量吸氧组更明显。结果见表4。


3讨论
    SP多由细菌、病毒等侵袭患者肺部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发绀、呼吸困难、咳嗽、气促、心率加快等,可导致患者肺组织水肿、肺泡部分萎缩、炎性渗出,使血流与通气比值失衡,从而引发低氧血症,改善血氧量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HFNC是一种新型无创辅助通气方式,通过双鼻腔导管将高流量温湿气体输送至患者气道内,操作简单,无需密闭回路,且对患者鼻中隔无明显压迫,提高患者舒适度。该治疗系统主要由加温加湿系统、空氧混合系统及加热管路构成,其中加温加湿系统可将输送气体湿化、温化,不仅能改善患者肺部温湿度,还能保护气道纤毛的防御机制;空氧混合系统可将氧浓度调节为21%~100%,精度较高且稳定性强,可保证患者吸入气体的氧含量;加热管路可保持气体温度恒定,且能有效阻止水气凝结,无需集水杯,增加了系统密闭性[8]。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模式现已经成为临床呼吸疾病的首选,虽然能很好地降低有创通气概率,但其通过面/鼻罩进行人机连接,正压通气技术注重于对气道的支撑和呼吸肌的支持,需要患者配合,以患者吸气触发人机同步,面/鼻罩与面部密封要求高,避免漏气,面/鼻罩紧固性较差,患者舒适度低,不能说话及进食,也影响呼吸道分泌物清除;而HFNC通过特制鼻导管或鼻塞进行人机连接,以患者自主呼吸进行通气,气道不需要密闭,可以说话及进食喝水,自行咳嗽,对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无影响,经鼻塞给氧的刺激度明显少于经面罩或特殊闭合式面罩,不仅能够避免来自面罩材质与绑带引起的脸部皮肤局部损伤,也有助于减少患者治疗引起的窒息异物感和焦虑等不良因素。
    将HFNC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则是对高流量气体进行湿化处理,通过湿化过程中产生的气道高压来完成呼吸支持性治疗,很好地避免了持续正压通气的不良反应和缺陷。由于本研究纳入的病例较少,尚需更多临床依据和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HFNC在控制呼吸频率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Dellinger RP,Levy MM,Rhodes A,et a1.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2012.Crit Care Med,2013,41:580 - 637.
[2]Cilloniz C,Ewig S ,Ferrer M,et a1.Community-acquired polymierobial
pneumonia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aetiology and prognosis.Crit Care,
2011,15:209.
[3]Sligl WI,Marrie TJ.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rit Care
Clin,2013,29:563 -601.
[4]张芳.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303-304.
[5]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 学,2016,36(2):97-107.
[6]Ren C,Chi M ,Zhang Y,et a1.Dexmedetomidine in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hysterectomy:a CONSORT -prospective,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Medicine,2015,94(32):e1348.
[7]桑岭,刘晓青,何为群,等.智能化撤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12(4):356-361.
[8]欧阳福连.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4):4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