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5期   作者:陈丹丹
[导读] 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陈丹丹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Ⅰ病区  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目的: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针对64例本医院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是抽取时间,以抽签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2例。分别予行常规护理、医护一体化模式,比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遵医嘱行为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按时复诊、遵医嘱用药、科学饮食、规律用药评分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行医护一体化模式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遵医嘱行为。
【关键词】心力衰竭;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质量

   心力衰竭作为中老年常见疾病,患者心肌功能下降,导致其机体产生一系列代偿性反应,心力衰竭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生活中无法从事日常体力活动,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1]。本研究针对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讨论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针对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医院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纳入实验资料,64例,分组法为抽签法,分别是实验组(n=32)与参照组(n=32)。实验组心力衰竭女男比是15比17。年龄上限72岁,年龄下限41岁,年龄均值是(58.72±6.49)岁。心力衰竭病程最长6年,病程最短4个月,心力衰竭病程时间均值是(3.49±0.82)年。参照组心力衰竭女男比是13比19。年龄上限71岁,年龄下限41岁,年龄均值是(58.68±6.45)岁。心力衰竭病程最长6年,病程最短7个月,心力衰竭病程时间均值是(3.51±0.85)年。对2组心力衰竭患者年龄、性别、心力衰竭病程时间数据资料实行验证,P>0.05,具有可比性特征。
1.2方法
   参照组予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全面分析当前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及护理相关工作,并整合医院医疗资源,从而建立符合心力衰竭患者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2]。制定医护一体化服务管理标准,将全部治疗及护理工作落实于各个岗位之上。其二,根据心力衰竭患者医护人员工作内容及专科疾病特点,对医护人员予以专科疾病护理培训及教育,提升患者疾病管理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其治疗经济性水平。同时,增强抢救专业技能培训,予以急诊高级心力衰竭生命支持医护一体化培训,提升医师及护理人员抢救配合能力,提升临床抢救能力[3]。其三,为提升临床治疗及护理效率,将患者根据其病种及病情予以分流,实施亚专业病房管理模式,心力衰竭患者收治入院后的诊断工作均由医护人员陪同,在此期间实施神经内科健康教育,使其了解自身疾病、治疗及护理相关注意事项,提升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入院3至7d时间指导患者实施主动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增加其训练量。入院7d后,逐步指导心力衰竭患者自行下床活动,期间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注意对患者加以保护,防止患者下床活动期间出现跌倒问题,保障其安全性。患者出院前需给予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心力衰竭患者家庭康复训练方式,促使患者逐步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
1.3统计学分析
   全部64例心力衰竭患者病案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之中,计量资料表示成(均数±标准差)形式,包含:护理质量评分及按时复诊、遵医嘱用药、科学饮食、规律用药评分,实行t检验,满足正态分布。P<0.05,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力衰竭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93.61±4.22)分,参照组为(90.54±4.19)分,t值为2.9203,P值为0.0048。对比心力衰竭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数据,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
2.2心力衰竭患者按时复诊、遵医嘱用药、科学饮食、规律用药评分比较
   对比心力衰竭患者遵医嘱行为评分数据(见表1),实验组按时复诊、遵医嘱用药、科学饮食、规律用药评分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力衰竭是心内科疾病之一,高发于中老年群体之中,患者受到心肌梗死、病变、负荷过重及炎性症状等原因导致的心肌损伤,进而造成其心功能下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危害,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本研究给予心力衰竭患者医护一体化模式,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按时复诊、遵医嘱用药、科学饮食、规律用药评分高于参照组。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是医师及护理人员所构成的诊疗团队,通过医护一体化团队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治疗及护理工作,该种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医师、护理人员相脱离的模式,通过建立医师、护理人员、患者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从而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及治疗效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上其述,医护一体化模式于心力衰竭护理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车素娟,朱珊珊.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8,42(7):887-888.
[2]张风玲,孙小丽,翟金金.医护一体化干预模式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9):1398-1400.
[3]孟晓瑜,庞咪.医护一体化护理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6):173-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