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门智能运维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李泓道 罗俊杰
[导读] 摘要:目前,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诸多先进装备在轨道交通领域落地应用.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目前,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诸多先进装备在轨道交通领域落地应用.其中站台门智能运维系统时其中一个方面,本文已广州地铁二十一号线为例阐述了站台门智能运维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站台门;智能运维;应用
        0引言
        广州地铁21号线苏元站站台门智能运维系统包括复杂环境下站台门系统服役能力感知与评价技术、站台门导向标识可视化术、站台门绝缘性能检测技术、站台门驱动自适应补偿及安全防护能力增强技术,上述智能系统均为首次应用了广州地铁站台门设备中,针对其运用情况的介绍有助于完善及建立行业标准。
        1复杂环境下站台门系统服役能力感知与评价技术
        通过在站台门系统内布局传感器,对相关设备诸如电机、DCU、门锁、皮带等关键部件进行信息采集,相关信息传输至后台数据中心,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站台门相关设备的在线监测及部件预警功能,将有助于降低站台门维修费用较高的状况,以及能够有效提升站台门的维修效率。主要由智能运维后台处理系统、各传感器模块、传感器信息集成模块(DCU监视板)、移动终端及相关附件组成。各传感器模块收集所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传感器信息集成模块(DCU监视板)采集各类传感器信息以及DCU及监视板信息,汇聚后发送至智能运维后台系统。智能运维后台处理系统收集来自站台或者设备房的各类信息,通过建立持续性优化的各类机理、数学模型,综合处理,输出各类状态、告警、预警、预测等信息。该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电机监测及预警、DCU监测及预警、电磁锁监测及预警、皮带监测及预警。
        目前该系统在苏元站运行情况良好,能分别检测到各电机、DCU、电磁锁、皮带的数据,通过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绘制曲线图,能直观地展示各部件的状态,能提供准确的系统服役能力等信息,并能提供给使用方按需保养的要求,进一步降低维护成本。
        2站台门导向标识可视化技术
        站台门导向标识可视化技术,通过在站台门盖板上方设置LCD显示屏,实时显示车厢客密度、列车到站时间、快慢车信息、天气、广告等信息。
        站台门导向标识可视化技术装置主要由LCD显示屏、活动盖板组件、光纤盒、光端机、光纤和电源电缆等构成。
 
        系统架构图
        显示信息信号由PIDS系统提供,PIDS系统将版式文件、播表及直播视屏流、ATS信息和车厢拥挤度信息等确定规则,然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通过光纤传输到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目前该可视化技术能直观地展示乘客所需要的候车信息,后期还能结合所需要的信息进行优化,例如投放广告等。
        3站台门对地绝缘检测技术
        站台门门体等电位系统跟行车轨道联通,形成站台门与列车等电位效果,实现保护乘客安全作用;而行车轨道对地是绝缘的,所以要求站台门对地也要绝缘,但是站台门对地绝缘值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降低,从而导致轨道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轨道回流电流通过站台门流向大地的电流增大,形成电弧打火或电化腐蚀和乘客人身安全等问题。可视化站台门对地绝缘检测设备,能对绝缘值实施可视化检测,获取长期绝缘值变化数据,分析并预警。
 
        系统原理架构图
        3站台门DCU驱动增强技术
        站台门门体受隧道活塞风压力影响,导致站台门DCU可能会造成误判以及开闭延误,不仅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营,还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而站台门自身部件的老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门控制单元DCU检测到异常时往往部件还能继续工作,当部件老化造成滑动门摩擦力增大,对应电机驱动电流上升到与DCU的障碍物检测阈值临近时,DCU出现开关门速度变慢及误判断障碍物而执行遇阻处理动作,需要维保人员对DCU参数进行重新设置恢复其正常工作,造成故障率上升的同时影响运营。
        目前通过DCU驱动增强技术应对地铁大客流多班次列车运营时产生的隧道活塞风压影响以及滑动门机械部件老化影响,对DCU障碍物检测算法以及驱动方法进行改进增强,从而减少站台门系统的故障率,保障地铁运营及乘客安全。
        参考文献:
        [1]齐卫阳 徐智 陈树亮 王健稳 方佳民 朱伟嘉.机电系统智能运维探讨[J].电气化铁道.2020年S1期 第223-227页
        [2]陈树亮 豆瑞峰 祖雨泽 徐步算.轨道交通站台门系统智能化研究[J].电气化铁道.2020年S1期 第228-229+232页
        作者简介:
        李泓道(1989—),男,广东省广州市,轨道交通机电一体化工程师,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机电专业研究工作。
        罗俊杰(1993—),男,广东省广州市,轨道交通机电一体化助理工程师,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机电专业研究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