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分析 高路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高路1 刘一君2 黄佐锟3
[导读] 摘要:城市是人们的生活空间,城市规划也直接影响着城市未来的建设与发展。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城市是人们的生活空间,城市规划也直接影响着城市未来的建设与发展。现阶段,人们的人均收入普遍提高,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就将分析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希望建设出符合经济文化需求的美丽城市。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建设应全方位满足民众的生活需要,以符合人们的精神和审美需求。优秀的城市能够为群众提供舒适、美观和安全的生态环境,以及更为便捷的服务。目前,生态建设已然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生态成为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基础条件。
        1生态城市的内涵
        广义角度,生态城市主要指在人类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所建立的新文化观,也是依据生态学原则创建的社会、经济及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一种能够推动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产生活方式。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相关部门需基于生态学原理组织开展城市设计,创建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同时,这也是内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协同共生的复合型网络能够促进物质循环再生,也可实现信息反馈调节,从而增大经济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首先是生态型原则,这是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核心原则。该原则要求在保证城市生态平衡发展的前提下,提升城市绿化率和生物多样性,以此完善城市生态建设。
        其次是科学性原则。主要指根据城市生态环境和绿化环境的规划要求完成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提高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再次是可持续原则。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我国社会前行的重要原则。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也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原则,推动生态城市的健康、稳定发展。
        最后是经济性原则。城市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也相互制约,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建设,相应的,城市前行对经济增长也具有促进作用。而生态城市建设为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则需将经济性原则视为重要内容,以打造更为完善的自然环境,推动城市的更好前行。
        3城市规划中规划生态城市的有效策略
        3.1合理规划生态功能区,优化土地布局
        首先,合理规划城市生态功能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功能区规划是较为关键的内容。生态功能区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结构功能,并根据实际合理划分不同类型单元,研究城市系统中的环境污染、环境承载力、城市结构、特征和功能等问题,有利于维护规划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数值聚类法常见于城市生态功能区规划工作中,工作人员可在叠加城市工业图、土地利用评价图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城市建设,将其作为城市生态功能区规划的基准线。
        其次,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布局。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土地利用布局的科学性关系密切。所以,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应重视城市新建规划和城市改建规划,研究土地利用布局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生态城市规划期间,深入研究城市环境条件和用地情况间的关系,从城市环保要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和性质特点等方面出发,合理调整和优化城市土地结构。
        3.2落实绿色城市交通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中,绿色交通规划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现如今,城市车辆数量持续增加,降低了交通的便利度。当前,我国城市道路拥挤十分普遍,私家车数量显著增加,这是引发交通拥挤问题的主要原因。以私家车作为代步工具的人群越来越多,出现了道路满载或超载问题。此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私家车出行时,尾气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则尾气污染也会随之加剧。城市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我国多地区日益严峻的雾霾问题。为及时有效地改变现状,务必高度重视绿色交通建设。

首先,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鼓励人们以公共交通为出行首选,这能够有效减少尾气的排放量。且合理应用公共交通也可改善现阶段的道路拥堵问题。其次,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绿色交通主要指基本不排放废气的交通出行方式。如步行、自行车出行等,上述交通方式可有效减少城市的环境污染。
        3.3合理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
        组织开展生态城市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并且深入了解城市发展实际,合理利用自然生态条件完成规划设计工作。相较于人工生态系统,原始生态系统的优势更为明显。因此,在规划工作中,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原始的生态系统,维护城市的生态功能。另外,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多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动城市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3.4科学编制低碳能源使用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合理利用低碳能源十分关键,科学规划和利用低碳能源是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若想增大能源利用率,则要基于能源互补,大力推广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再者,减少劣质燃油用品和高污染油料的使用。依据当前发展实际,合理利用清洁能源。同样重要的是,在城市电网规划中,需不断增大太阳能利用率。在建设能源站的过程中,完善城市电网结构。应用科学的方式输送电力能源,降低电能消耗。且合理利用先进科技解决用电需求和供电平衡等诸多难题。若想保证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低碳能源利用的深度融合,就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深入研究可再生资源的研发、创新与应用。
        3.5实现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
        城市发展中,固体废弃物污染十分常见,这也是城市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提高城市资源利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就应采取循环利用模式科学处理固体废弃物。生态城市建设中,工业废弃物堆积和生活垃圾大量堆放现象较为普遍。对此,需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先进的垃圾集中处理装置。政府部门也要提供政策支持。有关部门可以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做好环保建设宣传工作,深化群众的环保意识。应用垃圾分类处理方式,改善垃圾处理工作效率,可二次回收利用的废品,需要经处理后循环利用,以增大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与浪费,促进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
        3.6重视湿地系统保护及恢复
        湿地是一种由水土、水生植物和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系统恢复、保护可有效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可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全面发挥出生态服务的作用,全方位展现其在社会发展中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湿地保护,能够为生物提供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以缓解旱涝灾害。发挥湿地的空气净化功能,也可为大众营造更加舒适、安全和健康的生活环境,推动城市的绿色和谐发展。为规避生态服务功能弱化问题,优化城市自然环境,促进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需要依据城市发展概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促进城市的湿地保护与恢复。
        4结束语
        现代城市发展中,环境污染问题普遍存在,城市生态建设具有十分显著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应高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降低资源消耗,控制环境污染,完善城市的湿地系统保护与恢复功能,且做到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以推动生态环保型城市的有序发展,为大众提供绿色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牛中峰,周丽丽.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探索[J].智能城市.2020(14)
        [2]舒婵.试析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方案[J].中华建设.2020(05)
        [3]潘立爽.关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智库时代.2019(03)
        [4]唐璐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及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
        [5]丰金山.关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析[J].门窗.2019(20)
        通讯作者
        高路(1990-),男,汉族,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