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孙培红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孙培红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电力逐渐成为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
        泰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泰兴分公司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电力逐渐成为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现阶段,人类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对电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就应该极力发展电力事业。文章就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展开了相关分析和研究,从而解析出电力工程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智能电网建设,总结出了各项电力工程应用技术。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网建设也逐渐实现了智能化,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全面的应用。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智能电网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保证,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研究和科学利用电力工程技术。
        2 智能电网建设的分析
        智能电网的建设有助于电力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其意义,而不是单纯提升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首先,电力是一种洁净和高效的能源,所以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该强化绿色环保的作用。使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更加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其次,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智能电网相比于传统的电网,在结构上具有较大的优势,这不仅可以使电网在恶劣的环境中,时刻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还可以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众所周知,电网长期处在外界自然环境中,所以会受到各种恶劣天气的影响,电网在遭到破坏时,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报警和处理,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时间,所以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现象。再次,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提高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浪费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充分地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和整合,从而加大对数据信息的利用率,以此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智能电网建设可以使用户和市场形成有效的联系,从而加强两者之间的互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电力企业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竞争实力。
        3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有效应用
        3.1 在输电中的应用
        在输电中的运用是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总体应用之一。电力工程技术运用于智能电网中能有效提高其供电的稳定性,预防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电压值不稳或者电网突然停电的问题。现阶段,电力工程中存在部分的输电工程具有输电容量大、线路长的问题,这决定了在输电方式的选择中往往采用直流电的方式。我国在对于高压直流电的输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会运用晶闸管变流这一装置,并将其视为受点和送点这两端的逆变阀装置和整流阀装置。这样做不仅在运用过程中能有效提高电网输送的稳定性,还能进一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
        3.2 发电技术
        电力工程发电技术具有较强的现代化特征,在实现智能电网中的电能控制工作和转化工作时,可以借助电子设备和电力设备高效完成。通过对电力工程发电技术的利用,使能量损耗问题得到了降低,而且控制了设备的使用量,从而使智能电网的工作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电力工程技术领域中新兴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高压变频电气传动技术,管理者可以在智能电网建设时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从而保证动态电压的恢复效率。
        3.3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而在建设过程中,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贯穿整个电力生产作业。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着诸多优点,其一,高压直流输电对线路的要求不高,所以输电线路的造价较低。其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输送电力过程中,电能损耗较低,所以具有较强的节能降耗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输电过程中运用的导线数量较少,从而减少了电阻发热现象,以此使电能损耗降低。

其三,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线路走廊窄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土地征收费用。另外,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不仅具有较强的经济作用,同时还拥有较高的技术性。例如,直流输电调节速度快,并且运行稳定,当直流输电作业出现紧急事故时,可以实现紧急支援。
        3.4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在智能电网建设时,使用电力工程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具有非常强的优势,满足了清洁型能源输出的所有标准,将电力技术与微电子处理技术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实现对智能电网灵活运行程度的提升。此外,在智能化电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从而使整个建设工程实现绿色化管理,技术人员和建设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电力工程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3.5 能源转换技术的有效应用
        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实现了能源供给模式的转变,在未来智能电网都朝着环保型、低碳型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能源转换技术科学性的提高,可以在电力规模得以保证的前提下提高电能的远程运输能力。现阶段存在的智能电网的能源应用主要有2种方式:分布式和可再生式,其中分布式还包括自身的储能和发电形式,其中储能主要依托蓄电池等方式来实现,主要目的在于储藏能源,而发布时发电则主要依靠环保可再生资源,诸如晶硅电池转换技术,其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进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6 电源技术
        智能电网建设中使用电力工程电源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电力工程电源技术可以在智能电网中使用不同的设备。比如,智能电网电池的充电问题,通过使用交流电源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在使用电力工程电源技术以后,所有计算机的高频充电性能都可以借助开关电源得以实现。
        4 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电网的建设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除了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更向着高空风力、雷电、海水蓄能的方向研究,实现更多能源转换工作。通过对现阶段的情况观测及监控,智能电网是未来可持续发展建设当中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将这一措施落实到实处,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对此作了很多方面的努力,首先是使能源满足上文中说的绿色环保,使其在使用时不会污染周边的环境,其次是对技术的独立设计与发展进行调试,通过这类的设计使智能电网在高寒天气中仍然可对大容量的滤波进行串补技术,实现我国智能电网的高效运用。
        5 结束语
        在对智能电网的应用基础上,要施行电力的安全性运用及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就一定要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引用机电工程的技术,这样才能确保其建设的稳定性。同时,智能电网的开展工作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对电网内容进行相关的配备及宣传工作,并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操控人员,使其在电力工程技术开展的过程中将更多宝贵的工作经验运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之上,确保我国智能电网的运行稳固性及安全性,最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其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海斌,王子淳.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26(12):166+168.
        [2]钟鸣.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85-86.
        [3]菅瑞霞.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237-238.
        [4]王勇.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164-165.
        [5]彭云恒.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7):64+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