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昆明 650106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各种地理形态差别较大,城市建设过程中会在诸多区域定址,再加上我国位于江河湖海附近的城市数量较多,这些城市的优势在于水资源丰富,所以可以利用其丰富的资源进行滨水景观项目建设。其中,滨水景观建设不仅能够体现城市的特点和代表性,更能够展现出生态与文化的融合,是对外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设施。为能够更好地顺应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本文对滨水景观建设入手,对多项设施设计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滨水景观;设计意义;设计原则
城市滨水生态廊道作为维持城市景观生态平衡的重要载体,是城市与自然联系的重要元素。目前,处于江河湖海临岸的城市中,城市生活范围与水流相邻的连接区域即为城市滨水区,该区域是城市中主要的公共开放区域和生态廊道之一,不仅对城市能够起到绿化作用,更能够为居民营造健康、绿色休闲的娱乐场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滨水区域以其自身的优势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所以说,本文对生态与文化共融的滨水景观廊道设计的研究与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显示意义。
一、在生态与文化共融的大背景下开展滨水景观设计的价值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愈发重视城市的生态建设,而对于邻水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想要更好地展现设计理念和成果,必须要考虑滨水景观所在区域附近的各种自然条件,探索如何能够通过设计或改造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思想向融合,充分展现出生态与文化的协调统一。经过有效手段能更加充分的利用邻水城市资源,提升了城市滨水空间的利用率,让滨水景观发挥其自身的价值,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休闲娱乐的良好氛围,对外展现城市自身的特点和形象[1]。
二、滨水景观廊道的特征
以人为本是展开滨水景观廊道设计的主要理念,将其作为基本原则实施设计会更好地发挥滨水景观廊道的实用性、合理性和美观性。除此以外,还要从美观和艺术角度出发,让人们感受到视觉上的冲击力,并且保证景观安全性的前提下,让整个景观的层次更加丰富。一般情况下,滨水景观廊道具有以下几点特征,分别是:
(一)多样化特征
首先,滨水景观廊道的构成元素十分丰富,其中包含了各种独立景观和组合景观,所以整个景观具有丰富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充分将自然景观、人工景观、有机元素、无形元素和有形元素相结合,能够在复杂的景观中体现出设计理念。诸多因素可能会对景观的设计造成影响,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环境因素,其多包含人为因素和经济因素等,这些问题都与整个滨水景观廊道的效果和质量息息相关;
(二)开放性特征
其次,滨水景观廊道具有开放性,在进行设计过程中会充分的融合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人文风俗及城市建设空间,目的是能够然整个滨水景观更加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区域当中,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尽可能符合当前自然景观与人工设计协调统一的设计理念;
(三)多面性特征
最后,滨水景观廊道具有多面性,其多面性主要来源与不同主体对景观的评价和看法,对于不同主体来说,其活动方式、思维观点和生活范围有所不同,所以对滨水景观廊道关注的重点也会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于居民来说滨水景观最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生活休闲、放松身心的需求,而运营单位则更加注重其经济效益[2]。
三、滨水景观廊道设计的相关研究
(一)明确自身城市设计定位
各个邻水城市其自身的发展情况、地理位置等方面都存在差别,各种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滨水景观廊道设计时,必须要明确自身的城市定位,对现有的各类自然景观进行充分调配,要保证滨水景观廊道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资源与当地的气候等条件相符,同时要通过一系列的搭配,打造出城市的特色,展现城市自身独有的文化底蕴,所呈现出的滨水景观要有品位、有内涵、有深度,不仅能够吸引居民在此处进行游玩娱乐,更要通过所设计的景观表明城市未来整体的规划方向。
(二)制定设计目标
在明确城市设计定位之后,要以此为基础,对城市未来的规划发展方向有大致的规划,将城市优势作为主体,制定设计目标,要尽可能让所设计的发挥一下作用,一是将城市地方历史和文化充分的展现和延续,与城市整体景观和发展融为一体;二是滨水景观廊道必须要具有活力,为城市形象体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三是要利用城市生态绿色廊道的建设对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进行提升;四是让居民拥有更加多样、舒适和多彩的休闲环境,充分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与生态环境近距离的愿望。
(三)具体设计方法
滨水景观廊道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注重水资源保护,加强污染治理力度,在滨水景观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元素就是水资源,这也是开展景观设计的根本条件,所以必须要以保护水资源为根本,对于水资源附近的各种污染源采取合理的治理手段,彻底排除各种污染元素,呈现出最理想、绿色的设计效果。在河道设计时也需要做好排涝和防洪的准备,并对需要进行排污管道改造的区域进行及时调整,避免排污情况影响景观效果;
第二,将以人为本理念与美学充分融合,以人为本理念渗透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能够更好地体现其公共性、娱乐性和休闲性,从居民角度出发来更好地完善景观中的各种细节问题。而美学理论能够让单一、独立的景观更加丰富和具有层次感,体现出景观的多样性特征[3];
第三,尊重生态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各个地区在设计滨河景观过程中要尽可能尊重当地的自然特点和生态规律,避免建设景观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与此同时,要选择可以满足其生长需求的的各种植物,建设用到的材料也要选择天然材料或环保材料,所设计的景观还要考虑后期维护的难度和工作量,既能够让各种元素关联起来,又能够节省建设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4]。对于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应该将历史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对城市历史起到传播、传承和展现的作用,让所呈现的滨河景观廊道设计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观赏意义。
结束语:
滨水景观廊道设计虽然有相同的设计原则或理念,但是在设计方式和整体效果呈现方面可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无论是哪一种滨水景观,其最重要的是能够呈现出地方人文特色,并能够充分的融合自然资源与人工设计,增加人与自然的亲密程度,让滨水景观体现出调节作用、休闲作用和绿化作用。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城市涝灾问题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有没的游乐场所和多种不一样的生态体验。
参考文献:
[1]叶诺.谈滨水景观城市设计[J].山西建筑,2014,40(36):206-207.
[2]杨贤斌.合肥滨水景观廊道建设的展望与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5).
[3]谭洪波.浅谈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以建瓯市城南片区水南段沿江景观工程设计为例[J].江西建材,2017,(14):46-47.
[4]卢影.生态视域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初探--以长春伊通河滨水景观设计为例[J].现代交际,2016,(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