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河县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办公室 2511002齐河县晏城街道办事处 251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黄瓜市场需求量的大幅度提高,黄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而且黄瓜这种植物的适应性较强,在各地区均可种植。在当前农业产业发展背景下,种植户如果想要实现黄瓜的高质高产,就要从多角度入手深入研究黄瓜高产种植技术,确保黄瓜生长过程中的稳定,避免病虫害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实现丰产增收。
关键词:黄瓜种植;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
黄瓜作为葫芦科蔓生植物,具有较高的坐果能力,丰产概率高,近几年来,市场上对黄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因此,本文针对黄瓜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从选种播种、培育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生长阶段入手,具体分析不同阶段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一、种植时间和育苗
因为黄瓜是一种喜温作物,所以在栽培过程中对于春播应该选择在每年的2月上旬进行,对于冬播应该选择在每年的9月下旬进行。如果是在大棚种植黄瓜,那么其温度、光照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就应该在这其中选择耐寒、单性强的早熟品种来进行种植。因为黄瓜自身的根系生长能力较弱,而且在断根后并不容易重新发根,所以对于黄瓜一般都是采用直播的形式进行。在开始进行播种前,先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倒入到55℃的水中,放置15分钟左右,然后再捞出放置在凉水中6个小时左右。将其放入到30℃左右的温度下催芽24小时。在发现黄瓜出芽后,然后按照一定的行距、株距采取点播的方法来进行播种。因为春播时土壤的温度较低,所以会选择育苗移栽的方法来进行,在开始播种前给苗床浇水,然后铺上一层细土,再进行播种,播种后要紧扣薄膜,保证其温度。在幼苗出台后,要适当的进行通风,要保证在白天的温度在28℃左右,夜间的温度不能够低于12℃。在苗期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土壤温度,一般应该少浇水,让苗床温度能够接近大棚的温度。
二、选田和施基肥
因为黄瓜是浅根性作物,虽然其主根能够达到一米多长,但是主要的根系还是都分布在30cm左右的土层中,具有好湿的特点。因此,就应选择透气性好、微酸的土壤来进行种植。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土害,所以就不能够连续种植,应该每三年轮作一次。因为栽种时间和生育期的不同,黄瓜对于肥料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利用耕翻的方法,每亩施用6000kg的有机肥,400kg的草木灰。因为黄瓜不耐水,所以应该适当的做好田间排水工作。
三、定植和大田管理
在春天栽培过程中,应该保证在断霜后进行,在地下10cm的温度能够达到15℃以上,苗龄在6叶的时候,再进行定植。在移苗过程中不能够进行深栽。对于夏天秋天所种植的黄瓜,在其苗龄达到4叶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定苗。黄瓜品种的种植密度是根据生育期的长短来决定,生育期长那么黄瓜结瓜的品种就小,每亩在5000株左右作为适合。
在定苗后要及时进行中耕处理,这样能够降低土壤的湿度,更好的保证黄瓜根部的生长。因为春天雨量较大,所以要及时的做好相应的排水工作,防止田间积水。而夏天温度较高,土壤挥发较快,所以不能够过分蹲苗,应该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补充水分,在这其中应该中耕3次左右,在黄瓜伸蔓后,应该每8cm左右插一根竹竿,让黄瓜蔓能够上架。在绑蔓过程中,应该注意去除侧蔓,留下主蔓,保持其通风性。
因为黄瓜的根系浅,自身的吸收养分能力较弱,所以在追肥过程中就应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来进行。一般情况下,在定苗后开始第一次追肥,每亩施用500kg的农家肥,施用硫酸铵20kg和一定量的过磷酸钙。在这其中每采收一次果实,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肥。在黄瓜的盛果期还应该添加一定量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施用3次左右。在黄瓜的挂果期应该保证土壤湿润,如果天气没有雨水的情况下,就应该每2天浇一次水,或者是在施肥后浇水。
在夏天浇水过程中,应该在傍晚进行,这样能够有助于黄瓜的结果,还能够保证黄瓜品质。
四、大棚春茬栽培
在年前应该先翻耕土壤,然后每亩施用4000kg的农家肥,100kg的过磷酸钙。在定植的前一个月,需要搭建大棚,提高棚内温度。然后在定植的15天前左右,每亩施用1000kg的农家肥,50kg的饼肥,按照具体情况来设计株距和行距。在3月上旬开始进行定植,在定植前先对其进行铺膜处理,按照25cm的株距来进行,适当的浇水,不能够浇过多的水,防止土壤温度下降。
在定植完成后,要保持大棚内部的温度在30℃作用,如果在这其中发现温度过低,就应该利用多覆盖薄膜。在完成定植后的一周要扣紧大棚。在完成缓苗后,应该将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5℃作用,晚上的温度控制在15℃昨天。如果在这其中发现白天气温较高,就应该及时的进行通风处理。上午先从大棚的背风打开来降低棚内温度,然后随着棚内温度不断升高,再打开另一侧的棚膜。在下午温度不断下降后,就可以先将一侧的棚膜放下,然后再放下另一侧的棚膜,在这其中要保证薄膜严实。对于阴天来说,依然需要进行通风,可以在中午温度高的时候进行,并且要控制好通风时间,以此来降低棚内的湿度。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对于湿度的要求较为严格,一般情况下白天会控制在65%左右,晚上会控制在85%作用。如果湿度过高,就会容易引起病害,所以在浇水过程中就要适量,以少浇勤浇为主。如果发现湿度较高,那么就应该采取相应的通风方法,保證大棚内部土壤的情况。
大棚黄瓜的生长周期较长,对于肥料的需求较大。所以在缓苗后,就应该根据大棚内部实际情况,来每亩施用500kg的农家肥和20kg的硫酸铵。在结瓜盛期应该每10天进行一次追肥,每亩按照15kg的硫酸铵和500kg的农家肥来进行。
在发现黄瓜的幼苗已经长到7叶的时候,就应该开设搭架,每株要吊绳一根,对于黄瓜果实要及时的进行采收,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其它瓜果的生长。对于所采收的果实应该在清晨进行,保持其鲜嫩程度。
五、病虫害防治
黄瓜虽然坐果率高,丰产容易,但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出现病害、虫害。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立枯病、猝倒病、灰霉病、根结线虫病、蚜虫、白粉虱等,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要从预防入手,然后实现综合性的防治。不仅要选择抗病虫害性较优的品种,还要在种植的过程中,通过农业防治措施和物理防治措施,为黄瓜创造出良好的生长环境。
六、防止黄瓜苦味
因为黄瓜在生长过程中会存在着一种黄芦素,这种物质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黄瓜出现苦味。而这种物质主要是在早春期间,或者是施用大量氮肥所导致。因此,就应该对早熟栽培黄瓜采取大棚多膜的方法来进行覆盖,保持其棚内温度,在进入到结果过程中,应该适当的使用氮肥,防止施用过多的氮肥。还应该勤浇水,以此来满足黄瓜对水分需求。黄瓜在栽培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畸形情况,这种情况所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栽培管理不当,所以就应该在栽培过程中,加强管理,及时的去除一些侧枝,更好的保证黄瓜的生长。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实际种植经验来看,黄瓜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产量降低、质量下降的情况。想要改变这样的情况,提高黄瓜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有效改进栽培技术,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以此实现高产。
参考文献:
[1]潜锦贤.无公害绿色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9,31(05):76-77.
[2]程洁.温室大棚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19(08):4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