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林业局 湖北省十堰市 4422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森林覆盖率难以有效提高,出现了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竹山县位于鄂西北秦巴山区腹地,国土总面积538.3万亩,其中林业用地442.8万亩,全县活立木蓄积14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87%,植被覆盖率79%。一直以来,森林资源在该县生态环境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不仅可以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还可以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但是,由于传统粗放式的经营理念以及偏重经济建设等因素,导致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从而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不断增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力度。
1森林资源保护现状
该县442.28万亩林地中,350万亩已纳入森林资源管护范围,其中生态公益林150万亩,天然林停伐管护200万亩,并按国家规定标准落实补偿到户,由农户对自留扒山进行管护。该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护网络体系,每个村每年聘请1-2名村干部兼职护林员和若干贫困户生态护林员,2016年以来每年聘用420名村干部护林员和3000名生态护林员,全面维护森林资源安全。按照省定兼职护林员人均管护不超过5000亩和生态护林员人均管护1000亩的标准,我县每年应配备900名村干部护林员和4400名生态护林员。
竹山县是鄂西北山区大县,绿松石、铁、钒、重晶石等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行情看好,部分企业由于利益驱使,未批先占等违规占用林地现象时有发生。潘口电站库区淹没大面积林地,移民搬迁新集镇的占用,加上库区移民对原有林地的过度砍伐。各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商业用房的开发建设,破坏了大量的林地资源,很多直接改变了林地性质和用途。这种现象很大程度的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直接威胁到了生态和人居环境安全,如不加以遏制,将会严重制约该县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与意义
2.1 优化人居环境
森林资源的基础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环境,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大约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该县1447万立方米活立木可吸收约2700万吨二氧化碳,释放2344万吨氧气,极大程度的净化了空气、优化了人居环境,森林的碳汇功能极为显著。
2.2 丰富物种资源
竹山县优越的生态和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堪称生物资源宝库和中药材宝库。该县现有植物资源2327种,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珙桐、红豆杉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有银杏、连香树、杜仲等19种。有陆生野生动物28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5种,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有金钱豹、黑熊、林麝等18种。
2.3 抵御自然灾害
森林资源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风固土作用,通过营造防护林,构建绿色屏障,防止风沙侵害,沙尘暴出现的频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森林可以稳固土壤,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同时,森林蓄养的丰富水能资源,可以调节洪峰,减轻干旱和水涝灾害发生,这些都将有效保障农业生产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4 促进经济发展
竹山县作为鄂西北山区大县,最大的潜力就是森林资源。一是依托国家政策优势,响应习总书记“把全国的天然林都保护起来”的伟大号召,将全县350万亩天然林纳入管护补偿范围,全县8万林农年户均受益约750元。
同时,自2016年以来累计聘请7015名生态护林员和5000名造林员,人均受益4000元;二是充分发挥山区林特产业优势,扎实推进竹子、核桃、耳菇林、肚倍、中药材等75万亩林特产业基地建设,结合林下经济、森林康养和森林旅游等,实现了2019年林业产值25.3亿元;三依托森林蓄养的丰富水能资源,建设潘口、小漩以及松树岭等一系列水电站,装机突破90万千瓦,实现水电产业年产值10亿元;四是积极引进碳汇造林项目,与北京仟亿达等公司签订碳汇造林项目框架协议,通过碳汇交易,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3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策略
3.1 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森林、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目前,竹山县实现了全县279个自然村村村有宣传碑和标语,高速和国道条条有大型宣传牌,宣传效果初步显现。各类人为火灾、盗伐林木等案件虽呈降低趋势,但也仍时有发生,这证明宣传的力度和深度都还不强,宣传的持续性不够。建议该县进一步加强森林保护宣传工作,尤其是重点防火期,可通过发放传单、电视提醒、宣传车语音播报、校园防火巡回讲座、护林员培训等方式,同时要确保宣传工作的持续性,要做到年年有宣传、户户有通知。确保全员皆知,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3.2 健全法律和制度体系
根据《森林法》和《湖北省天然林保护条例》,该县制定了《竹山县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竹山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17项规章制度,确保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议该县结合县情,在既能满足当地发展需求,又能发挥法律法规保护森林资源积极作用的前提下,出台《竹山县天然林管理办法》以及实施细则,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进一步保证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持续性。
3.3 织密织牢管护网络
2000年以来,该县建立了以天保工程为核心的管护体系,完善了17个乡(镇)基层管护站所建设,健全了县、乡、村、护林员“四级”管护网络,县林业局管理17个乡(镇)林业站,林业站管理279个村委会,村委会管理310名兼职护林员和3000名生态护林员,全面织密织牢森林资源管护网。下一步,建议该县一是要建齐村一级防火物资储备库,配备巡护和防火装备及器材;二是要充分利用好护林员,健全护林员奖惩机制,督促其认真巡山,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上报处理,确保各类破坏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3.4 紧抓森林生态系统修复
近年来,该县通过退耕还林、绿满竹山、精准灭荒、长江防护林、公益林建设、森林抚育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实施荒山造林以及退化林修复,全县近30万亩荒山已完成20万亩绿化任务,仍有10万亩有待完成。下一步,建议该县紧抓全市大力发展竹产业的大好契机,以竹产业为核心,通过社会融资造林、财政补助造林等方式,在“十四五”期间,以每年新造2万亩竹林的速度,在5年时间内消灭荒山,确保全域绿化、应绿尽绿,全面实现生态修复。
3.5 建立森林监测体系
为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禁止林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买卖行为,保护森林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确保森林内部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议该县建立森林监测系统,增强森林资源有效监测力度,利用先进技术及时掌控森林资源消长情况,保证及时发现森林资源的浪费行为,提高工作的质量[]。
3.6 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以及管理当中,该县林业部门与相关部门必须必须构建组织合力,增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强化生态建设、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引导基层群众积极地参与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当中,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管,提高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成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加大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保证相关工作的有法可依,规范化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建立健全工作管理体系,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增强相关部门的相互联系,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保证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与管理,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顺.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探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 594(01):169-169.
[2]王军, 王玉玢.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J]. 农业科学(2630-4678), 2019, 002(00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