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工科(西安)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82
摘要: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对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党建工作作为经济工作基础,要服务于国有企业的经济建设这个根本,我们要结合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和实践,进一步探索国有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的最佳结合点,努力发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本文从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力引擎着手,分析在新形势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做好党建工作。
关键词:新形势;党建工作;开展分析
随着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不仅影响着经济发展速度,也影响着整体的经济水平。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紧紧围绕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入融合,坚持“融入生产、服务大局、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理念,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我们要结合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国企企业党建工作新的思路和实践相结合模式,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促进国有企业和谐发展。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国有企业在党建工作创新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推进党组织的优势转化,形成了具有国有企业特点的党建工作发展新模式,坚持“一融入、两对接、五转化”,努力使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发展的优势,有效地促进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
1.坚持“一融入”。企业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一切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企业各级党组织必须把握好定位,融入生产经营的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的大局。
2.把握“两对接”。主要是有效解决国有企业党建融入的渠道和路径问题。
一是与管理模式的对接。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底线管理和标准化建设,以规范化促进科学化。
二是与业绩考核的对接。科学的业绩评估是实现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关键。
“两对接” 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顶层设计和制度规范上得到了保障,为实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落地生根”创造了条件。
3.推进“三转化”。
一是把政治优势转化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
二是把先进性优势转化为党务干部攻坚克难的作风优势。
三是把宣传发动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文化优势。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实践
(一)把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制度优势。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与建立国有企业制度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对接融合,与建立职责明确、有机融合、运转协调的企业新型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相结合,实行交叉任职,双向进入,确保政治优势在体制和机制上得到保障。坚持以“融入中心、促进发展”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把关定向、组织发动、服务保障、选人用人、带好队伍、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统筹规划基层组织建设,明确党建工作战略方向,强化党建工作战略规划,与生产经营目标相协同,引导基层树立各级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并加快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突破有利于生产经营的“两张皮”现象。国有企业战略规划、顶层制度设计都涵盖党建工作内容,并要求各基础在制定经营管理制度、工作手册和生产经营任务书等,都须涵党建工作内容,明确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在共同发展目标的引领下,融为一体,发挥优势。
二是突破“沙滩流水不到头”现象。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制下沉,光向下看,身子向下移,责任落实到底,沉到基层,抓到项目,做到飞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促进“区域联建”看到结果,“联创共建”等党建创新模式深入有效开展。
三是突破基层党务干部“职业标签化”现象。
从党务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加快推进党务干部轮岗交流,培养复合型党务干部,拓展党务干部的职业发展通道,创建党支部书记成长平台,鼓励实施党政“一肩挑”制度。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使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实现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二)把先进性优势转化为党员攻坚克难的作风优势。
1.开展长效性争创活动,引导国有企业党员争当时代先锋。通过党建工作创新和创先争优,一大批国有企业党员同志获得全国性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成为时代的先锋力量。
2.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关键时刻冲锋在前、攻坚克难。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虽然我们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难度更大、挑战更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
(三)把宣传发动优势转化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文化优势。
1.文化建设提升科学发展软实力。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文化积淀。文化培育和文化建设,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宣传发化优势,将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国有企业核心文化理念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价值追求、行为准则和精神动力,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了科学发展的软实力。
2.要充分运用“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注重原原本本、原汁原味,抓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创新观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健全协同工作模式,加强统筹谋划,形成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的政治理论学习机制。思是基础,思而信。要深入思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深入思考如何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党建工作应该树立怎样的新理念新思路;深入思考如何登高望远、“剥笋脱壳”,系统谋划、构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新蓝图。用是关键,用即行。要坚持政治引领、战略主导、价值创造,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做好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找准切入点、打好组合拳,切实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三、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新经验
第一,正确把握党建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角色定位,防止党组织作用真空区。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必须把握好定位,融入生产经营的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的大局,这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根本,是企业改革发展的保障。实现党建工作创新。
第二,有效解决国有企业党建融入的渠道和路径问题,实现党建工作与管理模式和业绩考核的“两对接”。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底线管理和科学的考核评价作为实现“两对接”的关键,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落地生根”。一是以“标准+清单”规范项目党建工作;二是推行“底线+积分”量化日常工作考核。
第三,形成全系统党建工作创新的良好局面,打造特色品牌、示范引领。国有企业打造特色党支部建设品牌工程,充分发挥示范党支部的样板作用,建立“赛马”机制和平台,引领带动并形成全系统党建工作创新的良好局面。
四、结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主要从国有企业在党建工作创新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推进党建工作的优势转化形成了具有国有企业特点的党建工作发展新模式,坚持“一融入、两对接、三转化”。加强党的建设,我们的改革发展才有坚强保证,对生产经营工作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要始终紧紧围绕业务经营开展,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到进入管理起作用,再到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探索“融入式党建”的工作模式,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任务同频共振,成为运营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彭红波.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的机制探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18):270-271.
[2]殷书良,张晓刚.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8(04):7-11.
作者简介:
堵娇(1986-),女,江苏无锡人,本科学历,任职于中粮工科(西安)国际工程有限司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研究方向:党建、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