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委党校 224700 ;2.江苏省盐城市郭猛实验学校 224014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安全,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容丰富、观念新锐、内涵精深,蕴含着丰富科学的理论内涵,在指导实际工作和应对突发危机中又展现出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全面小康 全民健康 健康中国观
自古以来,健康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健康和家庭幸福、国家发展 、民族未来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石。
一、 “全面小康”与“全民健康”的辩证关系
2020 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民健康既是民生发展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习近平站在时代前沿,把握时代脉搏,高屋建瓴地认识到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一)全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对于个人,健康是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对于国家,健康是开创美好未来的根基;对于中华民族,健康是永续发展的力量之源。健康既是每个人全面发展和实现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每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意义上,保障人民健康就是保护生产力、促进人民健康就是发展生产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是“小康”,重点是“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将全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体系,进而促进平衡、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二)全面小康保障全民健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为保障全民健康提供更充足物质基础、更可靠制度保证、更完善社会保障、更全面医疗卫生服务、更优美生态环境,还会大幅提升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能力、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需求,将“人口红利”更好转化为“健康红利”。
二、“以人民为中心”健康中国观的理论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时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有生命的个体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没有个人的存在,就没有社会,就没有历史;没有个人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历史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健康中国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的理论的创新,既为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指导思想,又为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构建行动指南。
(二)“人民至上”的价值指向
人民至上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具有深邃意蕴,彰显了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的目标指向,突出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指向,表达了增进民生福祉的价值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至上的重要思想,鲜明表达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和最切身的利益,只有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保障,人民群众才能真正享受到民生福祉。因此,增进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首先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生命、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进一步践行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丰富
习近平新时代健康治理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健康治理观的本质内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新时代以建设健康中国为核心目标的健康治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卫生健康发展思想,建设全民健康、共建共享的健康中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是习近平新时代健康治理观的核心要义。
三、“以人民为中心”健康中国观的实践价值
(一)实施健康强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已由吃饱穿暖渐次转变为对包含健康快乐在内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简言之,国以民为本,民以康为要,健康不仅是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应有之义。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仅指物质层面,也指健康层面。习近平总书记 2016 年在江西考察时对“康”有过进一步的解释 :“康也包括健康,要全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凝聚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深邃思考和长远谋划。
(二)指明了健康中国的实施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健康治理观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卫生健康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卫生健康强国”这个重大民生与发展问题。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个整体概念,既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又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卫生健康强国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又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全过程。同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卫生健康强国,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新时代健康治理观把新时代以建设健康中国为核心目标的健康治理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视野之中,既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卫生健康强国的战略目标,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战略思维方法和实践创新路径。
(三)丰富和发展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思想与实践
健康治理能力是人民检验国家治理能力最直接的指标,健康治理体系是人民检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参考。健康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要桥梁,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路径。习近平新时代健康治理观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服务人民提供了基本原则与方法。
(四)展示了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决心
在处理人类共同面对的疑难疾病、重大疫情、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时,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需要各国在做好本国人民健康事业的同时,为携手应对问题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当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斗争中,一些国家以各种方式向中国提供支持,中国亦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这充分体现了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理念。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内嵌有世界性特征,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全球性价值,在全球化语境下展现了中国问题与全球问题的“双向互动”联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 卷)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 摆脱贫困[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3]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4]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 ( 2016 - 10 - 25) . http:/ /www. gov. cn /xinwen /2016 - 10 /25 /content_5124174.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