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盐城市委党校 江苏盐城 224005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东台市梁垛镇党委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抓基层打基础,突出“党建+”,鼓励各村党组织科学谋划,创新创特,合理植入生态、绿色、文化、乡愁等元素,统筹协调实施“产业培育、村庄美化、设施配套、环境提升、培树乡风”等五大工程,奏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主旋律,推进乡村振兴探索与实践,打造乡村振兴“梁垛样板”。
关键词:党建引领; 富民强村;乡村振兴;梁垛实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用党建引领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
组织振兴是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发挥好乡村党组织的作用,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领导班子建设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要进一步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农村各类社会基层组织,使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农村社会各类群体。
东台市梁垛镇党委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按照“五聚焦五落实”要求,紧扣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围绕“百亿梁垛、智慧梁垛、生态梁垛、幸福梁垛”发展定位,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主线,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抓基层打基础,突出“党建+”,鼓励各村党组织科学谋划,创新创特,合理植入生态、绿色、文化、乡愁等元素,统筹协调实施“产业培育、村庄美化、设施配套、环境提升、培树乡风”等五大工程,奏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主旋律,推进乡村振兴探索与实践,打造乡村振兴“梁垛样板”。
“党建+产业”,撬动镇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梁垛镇强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梁苗怀新”三项人才培育工程,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力求把每一个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同时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市乡镇前列。
一是加快动能转换,锚定年内实现工业销售百亿目标必成。该镇深度接轨上海,强化产业、科创和市场对接,突出“高端导向、智造创新”,紧扣智能电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定位,坚持抓龙头、强链条、建集群,推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全镇规上企业总数达41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1家,销售超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0家。着力梁垛智能制造产业园和临塔机电产业园载体建设,打造智慧绿色园区。临塔机电产业园入园企业78家,科技创新焕发活力,规模效应显著增强,欧邦电机、匠准精密组件等十多家规模企业成为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园区成为精密电机产业集聚区和江苏省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盐城市创业孵化基地、乡镇5A级园区。
二是发展美丽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让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各村党组织着眼产业兴旺,建立村级股份合作社,重点发展高档花卉、瓜果蔬菜等特经作物,厚植产业新优势,壮大集体实力。目前,全镇建成国省干道沿线万亩瓜果蔬菜生产观光农业示范带,形成“花卉园艺、瓜果蔬菜、蚕桑种植、畜禽养殖”四大农业产业,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131家、家庭农场61家,培植祥云采摘、华阳食用菌等29个特色农业亮点,创建省绿色优质水稻基地。如意村建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连栋温室大棚,建立蔬菜批发市场、电商服务中心及冷藏冷冻仓储服务中心,生产品牌蔬菜,畅销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年销售蔬菜3万余吨,年产值2800多万元。践行“一村一园、村园合一”发展理念,运用新业态、新模式,重抓“一镇一园一品”建设,加快推进实施集“花卉苗木、果林园艺、瓜菜种植、科普展示、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镇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做足上海“菜篮子”文章。放大“一朵花”优势,以红芳花卉、杰佳科技、晏溪农旅、通源苗木为核心,打造“一体两翼” X305环线农旅花带,争创三星级乡村旅游区。通源种苗场年培育名特优苗木150万株,打造国家级橡树繁育中心和省级薄壳山核桃品系收集区。
三是夯实富民举措,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坚持因户施策、一户一策,实施产业、就业等帮扶行动,所有建档立卡户全部实现脱贫目标。出台《精准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激励政策》,对脱帽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仍然继续扶上马送一程,确保扶真贫脱真贫。省示范家庭农场红芳花卉家庭农场采取“家庭农场+订单+农户”模式,带领周边农民近40户共同组建合作社,年增收110万元。同时带动全镇130多个农户从事苗木和花卉种植。安洋村党总支探索“党组织+产业基地+经济合作社+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由党员干部带头实施扶贫林项目,帮扶困难户。
“党建+环境”,推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提升
梁垛镇运用“党建+环境”,坚持规划引领,以点带面,确立“提升品质、改善环境、丰富内涵、培树亮点、打造特色”的工作思路,强化部门通力合作,统筹推进,每季度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建立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月度联席会议、检查督查、考核评比等制度,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四治理、四提升”要求,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强推美丽乡村建设,镇村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美丽梁垛“颜值”。
一是强化要素集聚,加在手快项目进度。强化试点示范,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示范效应。临塔、张倪两个乡村振兴试点村量身定制乡村振兴规划,完成19个项目建设,启动含文旅、康养等项目的临塔生态文化园建设。探索农房改善提升路径,引导他们到集中居住区内通过选址建设、插点安置、原地改造,改善住房条件。突出临塔村与梁垛村产城整合、鹤伦村宜业宜居、张倪村农旅一家、殷乐村创新“五位一体”模式打造美丽村庄等建设,充分展现水乡风情。完成临塔、梁垛两个人居环境改善试点村建设任务。推进第二批集中点临塔二期、鹤伦村集中居住区建设,打造新型社区。
二是强化内涵提升,加快镇村环境整治。坚持日常整治与常态保洁相结合,立足高起点严要求,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扮靓生态之美,留住乡愁记忆。在集镇环境整治上,规范商家经营秩序,加大道路清扫频率,提升集镇精细化管理水平,实施梁台路、老街路黑色化、人民中路停车场等工程建设。在农村环境整治上,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大村庄环境和河道管护巡查督查频率,强化月检查月考核。打造新204国道美丽乡村示范带和通榆河、泰东河等多条生态绿色长廊,建成20多条样板河道。
三是强化共建共享,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紧扣“民生+”增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加速城乡融合,创塑更有内涵的幸福小镇。围绕“产城互动、美丽宜居”目标,完善配套功能,加快商旅酒店、社区文化体育中心等“六个一”工程建设,致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型城镇。从“补短板、强弱项、办实事、惠民生”出发,加大民生投入,大力推进镇中心幼儿园、镇养老中心、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机耕路桥和文化阵地提升等一批民生工程建设。
鼓励各村拿出为民办实事规划,注重基础设施配套,精心打造整治特色。张倪村重点打造花带节点,争创盐城市田园特色乡村。中联村在挖掘文化元素、体现乡土特色上做文章,加大省级森林村庄创建力度,彰显水乡风韵。
“党建+文明”,带动乡风文明社会善治构建
梁垛镇是“董永七仙女”传说的发祥地,为董永故里,孝贤美德代代相传。该镇突出“党建+文明”,重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探索乡村善治新路径,开展文明创建和移风易俗,组织“星耀南梁”百名党员之星、梁垛好人、好少年、好婆媳、文明村居、文明家庭等系列评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一是坚持提升标杆,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按照“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开展以宣传思想理论,推动理想信念实践;宣传方针政策,推动法治建设实践;宣传道德规范,推动主流价值实践;宣传先进文化,推动精神生活实践;宣传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实践为内容的“五宣传五实践”活动,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镇村42支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红马甲”成为镇村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是坚持立德树人,多样化开展群众思想道德建设。注重通过宣讲会、诵读会、图片展、学校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放大典型乡贤示范效应,镇里编印《立家规、传家训、扬家风》乡土教材。在全镇村村建立由乡贤参与建立的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常态化开展活动。开展“领导干部立家规,共产党员正家风”主题活动,全镇党员干部带头学家规、立家规、行家规。镇里创作排演表演唱《优良家风代代传》,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临塔村开展十佳孝媳、星级庭院等创评选活动,村群众文化合作社文艺活动常办常新。去年10月敬老月里,镇村评比表彰120余名孝星,全镇尊老敬老蔚然成风。在全镇形成“崇德向善,厚德立镇”的新风尚,先后涌现近20位各级好人,全镇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安洋村一个村里头就涌现出“中国好人”崔卫香等三个好人。上半年,该镇还涌现出陈庆宽、杨龙祥两位“东台好人”,孔堡村农民剧作家成为“盐城市好人”,王海琴成为江苏省第二届江苏省文明家庭,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反响。该镇强化以群教群,建立本镇好人广场,让好人成为群众心目中的“偶像”。
三是坚持创新载体,持久化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倡导“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在全镇开展以“创建美丽庭院,家家幸福安康”为主题的美丽庭院创建活动,鼓励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形成美院、美妇、美家“三美”创建热潮,扩大农户庭院整理、清洁美化、家庭成员文明素养提升效果,提升群众文明素养。今年表彰30户美丽示范庭院家庭。在全镇开展“最美庭院”“五星级庭院”评选活动,力争打造一批美丽庭院,创建一批“精品村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只有进一步筑牢党在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握好“三农”规律,持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方能实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