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 036000
摘要:我国的高速发展,其中经济与基础建设均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同样的,我们工业以及相关生产企业的安全性能在逐渐降低,我们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形势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体制在变化,为此,新形势下,安全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向现代安全管理模式转变。这样的环境背景造成了我们不得不在顺应全球化的趋势下对企业的安全生产重视起来,探讨一种可以有效促进安全生产的新型模式。
关键词:管理制度 模式创新 机制探讨
正文:
1 引言
建国初期,国家实行了安全生产的措施,使劳动条件得到改善,减少了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但是,当时的国营企业缺乏管理经验,有的人受旧思想的影响,重视机器不重视人,只抓生产,不管安全的思想也很普遍。不少企业没有积极改善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恶劣劳动条件和环境,所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就相当严重。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工业技术设备已经大大超过了以前,但其以及相关生产企业的安全性能在逐渐降低,其事故屡屡频发各地区的安全生产事故层出不穷,包括危险化学品、重点工业、建设施工、交通运输、公共场所、城市公共设施、特种设备、公共消防等重点领域。
2 国内安全生产阐述
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也应该及时的看到,企业逐渐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依据。随着这样的状态,安全生产与我国的经济由高速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国正在进行城市化,全面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与治理能力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及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我国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和人员流动性的加剧。
3 加强安全生产模式的建议
1、以法制建设为基础,推进管理体系的创新从宏观层次上看,依法行政和依法监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工作的主要方式,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职责所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本质就是依法行政,即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对安全生产主体实施监督管理和监察的行政行为。
2、以加强科学管理为目标,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从微观层次上看,企业是国家经济的细胞,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和经济增长的主体。安全生产工作的落脚点是企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安全生产宏观管理制度创新的基础。只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了,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就有一个根本性的好转,生产力的发展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每一项任务都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强化安全奖惩和责任追究针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与主要负责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各级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方面都应有一个新的提高和转变。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始终不渝地切实把人命关天的安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大事来抓,而不要总是重大事故发生后,就刮一阵风。二是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狠抓落实,克服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安全生产工作,不是为了向上级领导作交待,重要的是对人民负责,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三是讲究科学工作方法。我们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应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方法,深入研究和总结安全生产的规律及特点,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加强监管,预防事故,消除隐患,指导工作。
我们要进行管理方式的改变,首要的是要改变有关人员的生产观念,我们要彻底纠正这种“一切向钱看”的错误观念。这是进行其他的创新模式的首要前提,我们在适应新形势的条件下,树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
4 结语
安全技术的创新就是针对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及特点,积极依靠技术进步,研究推广应用新的先进技术,这是实现生产过程本质安全化的重要手段。做好设备日常维护和设备计划检修的同时,进一步做好设备技术改造,投入比更新设备较少的资金,能够有针对性的改变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能,改变技术陈旧落后状态,促进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军新形势下安全管理必须创新[J].《世界家苑》2017年第08期
[2]刘祥安,朱玉贵,企业安全管理创新与实践,《采矿技术》2003年2期
[3]林泽炎,《事故预防实用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4]徐荣,夏辉胜,创新方式,狠抓危化品试生产过程安全监管《现代职业安全》2008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