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复合型网络编辑人才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李雪儿
[导读] 摘要:数字出版在深入发展的同时,行业和社会对网络编辑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更急需提升网络编辑的工作水准和质量。
        通辽日报社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数字出版在深入发展的同时,行业和社会对网络编辑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更急需提升网络编辑的工作水准和质量。文章对复合型网络编辑的培养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借力传统出版业和网站对编辑的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网络编辑;加强现有网站编辑的职业资格认定;高等院校以开放式办学的方式,培养网络编辑的生力军。
        关键词:网络编辑;复合型人才;编辑培养;
        前言
        随着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复合型网络编辑人才的匮乏突显。这不仅仅表现在传统出版单位在进行数字化出版布局时受到人才匮乏的困扰,同时也是新媒体或内容网站追求内容凝聚力的一个瓶颈。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催生了网络编辑这个新生的职业,也呼唤着新一代德才兼备的网络编辑人才的产生。
        一、网络编辑概述
        1.含义
        所谓网络编辑,是指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站内容建设的人员。网络编辑人员通过互联网采集海量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和编辑,再将编辑后的信息实时地向全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发布,同时,网络编辑还能及时地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和网民产生互动。网络编辑作为一种新兴职业,2005年1月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开始正式进入职场,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考试——网络编辑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也开始启动。我国将从事网络编辑职业的人员划分为四个等级∶网络编辑员、助理网络编辑师、网络编辑师、高级网络编辑师,目前共有各类网络编辑从业人员300万左右,大致由网络技术人员和极少数传统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构成。通过网络编辑国家职业培训,网络编辑人员的素质管理更加地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这对网络编辑人员从业素质的提高和专业队伍的规范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应用性网络编辑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高职院校要发展,必须要结合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新的要求设置新专业,培养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应用性专才教育是其立校之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像网络编辑这样的交叉性职业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原有的专业设置也要顺应这一形势,开设一些交叉专业,培养复合型职业人才,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才培养策略,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应用性网络编辑人才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复合型网络编辑人才应具备的素养
        1.版面编辑能力。网络编辑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就是版面编辑能力,在这个快餐时代。考虑到网络受众每天都处于海量信息当中,网络编辑必须要注重版面编辑环节。什么位置放什么内容,由此达成的效果是什么,这都是复合型网络编辑人才应该思考的问题。
        2.新闻业务素养。网络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编辑网络新闻,网络新闻不同于传统媒介的新闻,在网络新闻的制作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网络这一媒介的特点,新闻的采集、加工、传播各个环节都要结合网络的特性来进行,比如利用网络可进行新闻随时随地的获取等。对此,复合型网络编辑就需要学习专业的新闻业务知识。在进行稿件的配置和修改以及标题的拟定时,需要结合一定的编辑技巧进行。新闻业务素养是一名网络编辑必备的基本素养,要能做到根据网络传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的特征,对相关的新闻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
        3.策划创新能力。在网络环境中,人们对新闻的阅读深度不足,大多是在茶余饭后随性地浏览与阅读。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就需要网络编辑在标题到内容各方面都能牢牢吸引读者,通过网络编辑的策划与创新紧紧抓住网络受众的眼球。策划创新能力在竞争力异常激烈的媒体行业当中是保持不败之地的不二法宝,内容的策划与创新是保证网络编辑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核心与关键。因此,需要网络编辑做到在对信息内容与形式整合基础之上对新闻进行创新。


        三、复合型网络编辑人才的培养策略
        1.提高个人职业素养与能力
        网络编辑每天面对的信息是海量的,如何在众多的信息当中选取网络受众最想了解、最想看到的内容,就是对复合型网络编辑提出的要求。因此,网络编辑必须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和能力,只有提升工作的专业度,才能更好地对受众、对网络环境负责。要不断学习,掌握相关网络编辑技术,学习网站运营、图文设计等方面的知识。锤炼自身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做到文笔的准确、清晰、严谨。
        2.培养高度责任意识
        媒体人作为"传声筒",传递的内容和价值观必须是正向的,对人民大众有积极、向上的引导。因此,网络编辑必须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网络编辑还需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并培养高度的责任意识。具体来说∶首先,网络编辑应对广大受众负责,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其次,在进行新闻内容选择的过程中,考虑受众的兴趣特点,将有益的信息发布出去,这是网络编辑的责任所在;最后,网络编辑应对新闻消息的最初发布者负责,如果是对其他人信息的转载和使用要做到对原创链接的标注,这是对新闻消息原创者的尊重。另外,网络编辑应严格对网络新闻把关,筛选出有益、有价值的新闻,对一些通过低俗内容博眼球的新闻要排斥和不予使用,同时做到坚决不使用假新闻,通过合理地选稿、判断和决定,才能使网络环境得到净化。
        3.充分了解用户特性
        首先,网络受众可以说是网络编辑的客户,为了制作出客户满意的新闻内容,就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基本特点。网络受众的兴趣口味不一致,但是其网络阅读大多是粗阅读,不能做到耐心、细致地精读。在网页版面上,精简要好过繁复,网络编辑应注意网页内容的发布合乎观众的这一需求。其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网络编辑这一新型职业而言更是如此。网络编辑需要接受网络受众的网页意见反馈,由此才会形成对网络受众的初步印象,了解网络受众大体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文化程度以及具有哪方面的兴趣爱好。网络编辑通过对网络受众的上述特征进行考量后可向受众发布一些不同层次、多角度、内容侧重点不一致的各类新闻。再次,网络受众的需求是网络编辑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通过换位思考,了解用户多维度特性,才能留住更多的用户,提高网络编辑内容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形成良性循环。
        4.强烈的创新意识
        "内容为王"在媒体行业一直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通过网页内容的复制、粘贴,可能在短时间内可以博眼球,获得一定的关注度,但是网络受众一旦发现内容的抄袭,则会表现出极大的不满情绪。所以要想在根本上抓住网络受众的心,就要拿一颗"不创新、毋宁死"的决心来换取。网站设计的创新、网络编辑的视角创新都是创新意识的产物,相同的信息通过不同层面的解读,赋予其新意就是一种创新,网络受众因此会刮目相看,获得心理满足。对此,网络编辑应将创新意识贯穿于信息的选取、编辑、加工、整合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在同质化严重的媒体行业中闯出一片灿烂的未来。
        结束语
        综上,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编辑的社会需求越来越高,网络编辑必将会成为新一代职场的"宠儿",在新闻传媒业中发挥重大的作用。高等职业学校可以通过培训人才和引进人才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可以在本校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使跨专业的教师围绕培养网络编辑这一复合型人才而组合起来,抽调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专业基础的教师,整合成培养网络编辑人才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一定要抢抓机遇,开设新专业培养人才,为学校和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宏树.媒介素养:大众传播理论新方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2).
        [2]陈爱容.论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
        [3]赵琳琳,王杭.新媒体下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能力培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