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用学术讲政治要做好融合的文章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李萍
[导读] 用学术讲政治,是坚持党校姓党在党校教科研工作中的具体化要求。
        中共宿迁市委党校  江苏宿迁  223800
        用学术讲政治,是坚持党校姓党在党校教科研工作中的具体化要求。用学术讲政治不同于理论知识的灌输,不同于政策文件的解读,两者是融合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用学术是为讲政治服务,根本是讲政治,是用学术载体讲清楚政治,讲清楚政治背后的学理逻辑,阐释出政治的逻辑性、合理性、必要性、重要性。
        用学术讲政治,讲政治是根本,用学术是前提。
        党校姓党是党校的根本原则,党校姓党,这就决定了党校的一切活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归根到底一句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党校全部工作的根本遵循。党校的讲台无论什么学科背景,最终落脚点都是要讲政治,不能有杂音、玄外音。但党校的讲台绝不是照本宣科的政策文件灌输,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知识讲解,而是带有导向的理论阐释,这种导向就是讲政治。因此,讲政治是根本,是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必然要求。
        党校的授课对象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党校讲台的特殊性。面对的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党员领导干部,尤其年轻教师“倒挂”现象的存在决定了单纯讲工作方法、讲具体运用是不具有优势的,要讲出说服力,必须讲出学员弄不清楚、弄不明白深层次的东西,也就是讲学理。政策制定背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工作为何用辩证思维会得到更好地解决,党校教员就是要讲清楚这些,给学员讲解大政方针政策和党的理论蕴含的道理哲理学理。因此,讲政治是要用学术讲政治,让学员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因此,要涵养学术底蕴,花大力气做好学问,讲出学术层面的“所以然”。
        用学术讲政治,要坚持问题导向,要注意话语转换。
        理论学习全在于运用,党校讲台必须树立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更好地回答学员带来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工作疑惑。搭架学术框架是要找到学术接口,这个接口就是要以问题为联结点。因此,党校教员在备课中,要深入研究在讲题中学员当前可能还存在哪些疑惑,还没想清楚的问题在哪里,学员想到了但是还不够准确把握的问题有哪些,学员把握了但还不知道如何去着手处理的问题是因为什么。要坚持以问题导向来连接用学术和讲政治的挂钩,避免单纯讲学术理论,陷入枯燥,避免单纯讲政治理论,陷入形式主义,导致培训教育效果缺乏针对性而大打折扣。
        用学术是为了讲政治,“讲”是将学术表达出政治。因此,如何“讲”很关键。用学术讲政治强调的是,用学术的内容、学术的框架、学术的思维来阐释、分析和支撑问题,用学员喜闻乐见的语言讲出背后的学理。

通俗易懂而又平易近人,既有理论深度又能接地气。运用恰当有效的语言将学术与政治更好地衔接,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员与学员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在教育培训中满足学员需求,更好地提升培训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用学术讲政治,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咨政是运用,要做好教研咨一体化融合文章。
        教学、研究、咨政是党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党校的使命与职责。聚焦主责主业主课,全面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培训,塑造高质量教学品牌,贯彻用学术讲政治的原则,必须精准发力,不断实践创新推进教学改革,强化教研咨一体化,推动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改革发展。要牢牢抓住教学这个中心,破解教学发展难题,坚持更高站位,高质量打造精品课程。在教学布局和教学单元设置上要始终将用学术讲政治导向贯穿其中,全面强化精品意识。提升学术内涵,在课程配置上严把政治关、严把学术关,做好课程的源头管理。
        教研咨一体化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关键。推进用学术讲政治,教学是中心,但必须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做基础。教学和科研的成果可以转化成成果的运用。三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撑,不是相互隔离的独立体。推进教学改革,扎实贯彻用学术讲政治导向,必须强化教研咨一体化,做融合文章。让三者相互发力,形成教学出课题、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建议变决策的良性循环,实现互联互通、相互促进。
        用学术讲政治,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搭建高水平发展平台,建立完善导向机制,做到系统集成化管理。
        党校教师要讲政治,就要有夯实过硬的政治理论基础。“党校教师如果不懂政治,没有过硬的政治理论基础,没有透彻的政治领悟,就不可能讲好政治。”因此,讲政治的前提是要懂政治,需要一批政治强、业务精、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因此,要建立多种渠道培养党校教师成长,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自觉的前提和基础,以深厚的理论功底构建学术分析框架,不断地积累学术涵养,提升教师高质量水平。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帮助学员从理论上弄清楚问题的本质,帮助学员学到理论分析的方法,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搭建更好的平台,努力营造用学术讲政治的工作环境,以激励导向发挥教师积极主观能动性。实行招标竞课机制,让教师凭教学水平上课,让教学质量说话,培养精品课意识。开展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听课评课,把用学术讲政治的要求作为重中之重,着力释放“用学术讲政治”的强烈信号。
        建立完善考核导向机制,以管理系统集成,扎实推进教学改革。用学术讲政治不仅仅是对教学的要求,要把用学术讲政治作为党校工作的“一号工程”、系统工程,要以系统化思维,从人才培养、平台配置、制度安排、机制运行、政策支持等方面协同发展,以“一盘棋”思维着力系统推进,真正发挥出理论宣传阵地作用,发挥党校“三支笔”作用,不断提升党校发展水平,聚焦主业主课,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干部培训主渠道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