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王兴武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王兴武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化进程继续加速,住房项目数量不断增加,这对住宅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核电建设分公司  广东深圳  518034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化进程继续加速,住房项目数量不断增加,这对住宅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住宅建筑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建筑管理过程也存在诸多难点,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人员必须采取科学的建筑管理措施。本文根据住宅建设管理的现状,探讨了相关房建施工管理的要点以及促进建筑质量提升的措施,供行业发展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提升
        引言
        当前,住房项目的建设质量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新闻。社会各界需要进一步加强住房项目的质量管理,以满足公众的物质需求。但是,提高技术质量并非易事,而是漫长的发展过程。必须通过有效地管理措施来提高项目质量。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管理人员应从工程质量管理层面入手,结合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并基于管理手段,提出有效地工程优化措施,以预防这些问题,并确保中国住房项目质量的整体稳定,以有效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防患于未然。
        一、建筑施工管理暴露出的问题点
        1.缺乏科学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
        管理制度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一个科学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能够激发员工的斗志,使全体员工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比如《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是施工企业的一项基础性管理制度,但是,在制度执行阶段,施工企业却另外形成了一套施工现场以“人”的主观意识为主的“个性化”交底制度,在开展技术交底工作时,总工程师的总指挥作用弱化,涉及到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步骤、施工场地布置、材料规格、数量、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等技术交底内容,只是以偏概全的一带而过,导致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问题与漏洞频出,给建筑工程质量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2.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综合素养亟待提升
        对于一些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施工单位常常采取分包的方式,将部分工程或者分项工程分包给其他具有同类资质的施工企业,而这些企业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往往通过社会上的劳动力中介等一些不正规的,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中介机构,雇佣大量的临时施工人员,这些人员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水平有限,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人为失误,而影响工程质量。另外,对于管理人员人员来说,从年龄结构、学历水平、专业学识等方面参差不齐,在实际工作当中,部分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得到满足,而忽略了施工企业的整体利益,在工程上大量使用一些假冒伪劣或者价格低廉的残次材料,进而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限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核心在于管理人员负责控制与便利整个施工项目质量。所以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养对整个建筑项目管理质量与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建筑项目质量控制工作中,部分质量控制人员自身综合素养不高,而综合素养并非专业素养,还有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素养方面表现为人员不熟悉施工质量管理技术与方法,自身管理控制能力弱,导致质量控制效率不高。职业道德素养方面,有部分人员表现为部分质量人员缺乏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与责任感,不重视建筑项目施工出现的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为建筑项目施工与质量安全管理埋下了隐患。
        4.现场监督管理意识淡薄
        监督管理工作贯穿于建筑项目施工全过程,从前期施工准备阶段到后期竣工验收阶段,都需要质量监管人员时时以工程进度、施工工艺、作业人员以及施工质量等要素进行跟踪检查与监督,以及时查找出工程质量缺陷或者存在的问题点,将质量与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降到最低点。

但是,一些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人为违规现象视而不见,导致小问题逐渐积累成为大问题与大事故,进而给施工企业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
        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应对策略
        1.健全制度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首先应当结合企业发展规模与经营实际,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避免出现制度死角,保证每一道施工工序都有相对应的管控制度,尤其与建筑工程质量相关联的管理制度,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应当会同相关部门,进行集中商议与研讨,以确定质量管理制度涉及到的各项条款与细则。比如《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施工质量检查制度》、《试验、检测管理制度》、《质量问题处理制度》、《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等,使每一项质量都能够有效发挥管理效力,确保每一个分部或者分项工程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规可守。比如在脚手架搭建环节,管理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并在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对整个搭建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如果发现连接件固定不牢,或者作业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管理人员可以向施工人员本人发出警告,如果作业人员屡教不改,应及时将情况反馈给上级领导或者部门,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2.加强项目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
        建筑项目质量控制中,材料与设备是项目施工与建设的基础,施工材料质量与设备性能要与项目施工建设要求保持一致,这是建筑项目质量保障的前提条件。所以,建筑单位要重视项目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例如,针对建筑材料,建筑企业要严格制定采购标准与审查方案,采购人员能准确采购性能好的材料,并严格审查采购建筑材料,将材料出厂商、材料含量及合格证等作为审核重点,还要全面记录并做好材料统计,条件允许情况下对材料展开实验性研究,以此查看材料性能合格性与使用标准是否相符合。此外,建筑企业还要严格管理设备,制定定期维护与日常管理制度,以此全面维护并管理机械设备,准确了解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以此采取有效维护措施处理遇到的问题,确保建筑项目施工中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
        3.健全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岗位职责权限
        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立业之本,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工程与精品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在质量管理方面下大力度,下狠功夫,首先由企业负责人牵头,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机构,并明确每一个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构建一个责、权、利清晰对等的质量管理格局。每一名管理人员应当肩负起质量管理工作重任,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进行巡检、抽检,并督促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自检。其中的涉及的检查内容包括:建筑物深基坑、桩基、地基处理的质量检查,地基与主体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查,防水、保温、钢结构、幕墙等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供热系统、采暖系统、通风照明系统、电气系统的安装质量检测等。每一道施工工序都需要由质量管理机构中的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并形成一个详实的检查记录。
        结束语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专业性强,管理流程繁琐复杂,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个人综合素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借鉴成功的管理经验,通过自主学习与经验积累,能够酝酿出更多的新点子、新创意、新想法,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5):1440.
        [2]彭陆.建筑安装施工及其质量管理研究分析[J].建筑与装饰,2020(25):39,44.
        [3]杨必显.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8):101.
        [4]梁宏璞.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措施办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