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艺群
广东汕尾市 陆丰市河西镇第二初级中学 516508
摘要:近些年来,情感教育伴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已经成为了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并明确指出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初中学生的情感变化。情感是学生理解、表达以及对客观事物的感官态度、行为反应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情感教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情感和兴趣爱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入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也是有利的。
关键词:情感教育;新课改下;初中语文
引言: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曾多次被提出,而语文教学作为所有学科的教学基础,在学生正确素质观念的形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情感带入进去,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本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满足学生对情感和知识两方面的需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升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重要性
语文来源于生活,所以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作为教师的主要教学工作内容。而且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容易意气用事,因此教师要在其思维没有固化之前引导学生认识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利用初中语文作品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作品以及人物的情感,同时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比如在讲解《女娲造人》这一课时可以和学生一起聊一下父母,通过这个课时让学生了解到父母的辛苦,从而引起共鸣,达到和谐师生关系的成功构造。
在情感教学中老师可以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在课堂中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和学生进行深度交流,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结合课本内容探讨学生素质。并且有利于学生的情感激发、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同归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促进其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所以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充满着浓浓情感色彩的学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特点教学,让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同时可以端正个人的情感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新课改下在初中语文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措施
1、加强情感教育教学
新课程改革之后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汉语的基本知识、阅读理解、作文写作、语言表达,而且还要让学生拥有正确良好的情感情绪以及思维表达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世界观。
语文源于生活,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加强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有条件的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烈士陵园,让学生回家观看感动中国这一类的节目以及公益广告,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榜样或者想要成为的人,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思考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也可以让老师更加了解每一位学生,加速情感教育教学的进程。
我们需要在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个人的情感素质,不能用消极打击的方式去让他改正错误,而是需要用积极的情感态度去感化关怀学生,以自身作为教学例子引导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课本中的人物或者作者的故事来引出学生心中的想法,或者教师可以讲出自身相似的例子来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和真实想法,以达到进一步缩进师生间距离的目的。例如,在讲解《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时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讲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地点、说出自己最开心或者觉得最让自己感觉到宁静的美景,也可以呼吁学生爱护花草,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心中的美景、对保护环境的感受等事情。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有利于他们进行主动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情感思维能力。而且在教学交流过程中,老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2、科学教案的设计实施
设计科学性的教案有利于情感教育教学的实施,一套好的教学实施方案可以让老师引导学生深入的挖掘与探究教材内容,寻找并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深度。这样的教案设计就需要各位初中语文老师将情感教育放在主要位置,以其为主线来设计科学合理教案,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具体实施的时候要在教案中融入大量的情感因素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学习的同时被吸引并产生共鸣。新课标要求开展丰富的文化教学活动,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学习感受。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播放我国的自然美景、大好河山,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产生探讨;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班级内部的文化交流活动,比如端午节快要到来了,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以及屈原的小故事;老师在假期布置一些小任务,例如观看奥运会的比赛,回到学效了可以谈一下对谁的印象最为深刻,为甚么等等。
结束语
初中语文中的情感教育研究在新课改进一步推动下变得更加的重要了,并且在素质教育教学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正确合理的运用情感教育有着推动学生形成正确情感观念,也可以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也同时缩短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加速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与新课程标准的对接。
参考文献:
[1]彭佛胜.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学周刊,2020(23):83-84.
[2]常小霞.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