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九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7期   作者:刘杰
[导读] 在九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正处于新知学习和旧知学习的阶段

        刘杰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摩尼镇新苗实验中学    646418
        摘要:在九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正处于新知学习和旧知学习的阶段,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可以运用探究学习活动的策略,组织学生互相协作,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生活化情境的策略,吸引学生进入情境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九年级;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强调学生需要掌握自主学习能力,拥有自主学习意识,当在开展数学课程教育时,需要时时贯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激发学生的能动作用,令其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且能够创新教学模式,这会有利于开展培养工作。
        1.九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1.1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对九年级的初中生而言,教师不再像刚刚入学一样,时时刻刻地关注每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课堂或课外时间中,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对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有效学习,这会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1.2有助于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如果要在数学课堂中实施自主学习策略,必须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以教师为主导,需要向学生靠拢,突出主体性优势,令其能够投入到自主学习中,这会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2.九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策略
        2.1利用探究学习活动,实施自主学习
        在实施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探究学习活动,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指引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能够令学生产生诸多质疑,随着问题自主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见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对教师而言,该活动能够更好地教授数学知识,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执教《三视图》时,从教材内容来看,讲述某些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要求学生认识三视图的概念,能够学会绘制三视图,根据该要求,需要利用探究学习活动进行教学。
        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某个物体的图像和投影,令学生观察,同时提问说:“同学们,为什么三幅图描述的是同一物体,却各不相同呢?”,令其自主思考,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感受,随后令学生将观察自己的数学教材,提出思考问题,如“三视图分别是从哪些方向得到?”、“三视图是从哪些角度观察的?”、“三视图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反应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等,对学生进行分组,令各组互相探讨,这会促进学生加深对三视图的了解。


        在探讨完毕后,会由教师发问,学生作答,描述长方体的三视图的方向,以及三视图之间的联系,此时教师提问说:“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那么其他几何体的三视图会是怎样的呢?”,要求各组学生分别划出圆柱、三棱锥等几何体的三视图,探讨这些几何体和长方形三视图存在的差异,再提出某些例题,令学生自主描画这些物体的三视图,如钢管、台阶等,帮助学生进行巩固。
        由此可见,在以上的活动过程中,每时每刻学生都能够自主地思考提出的问题,自主地动手参与绘图中,这会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2利用生活化情境,实施自主学习
        其实,生活化情境对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与某方面的教材内容相融合,既能够便于理解,又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促使学生能够深入地自主学习,从而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例如,在执教《随机事件与概率》时,从教材内容来看,需要学生能够透过物体的表象看到本质,这就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引领学生学习。
        在课堂教学之前,先在多媒体中多种假设,如太阳从西边下山、某人的体温为88℃、酸碱反应能够生成盐和水等,令学生思考各种假设,将其分类为必然和不可能事件,同时思考“什么是必然?什么是不可能?各自有什么特点?”,可以互相交流讨论。
        随后,在了解必然和不可能之后,当堂引领学生做活动,随机在班内选择5名学生上台,会准备5张不同数字顺序的纸条,要求5名学生随机抽取某张纸条,如果以甲同学为例,要求其他学生思考该名同学抽到数字1的概率,如果真的抽到数字1,会提问说:“同学们,这是必然事件吗?”,再次更换纸条顺序,继续新的一轮抽签,以乙同学为例,要求学生思考该名同学抽到的数字序号小于6的概率,会提问说:“同学们,这是不可能事件吗?”,在重复若干次后,会令学生加深了解必然和不可能事件的含义。
        最后,令每对同桌同学互相协作,用两只外观相同、内置笔芯颜色不同的中性笔,如以红蓝两种笔芯作为实验材料,将其装进笔盒或笔袋中,随意地进行晃动,再从中随机取出一支笔,查看其中的笔芯颜色,将其记录下来,在重复若干次后,会形成某些事件发生的次数,如红多蓝少、蓝多红少,令学生探讨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问题,最终由教师进行定性分析。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九年级的初中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能够在教师不监督的情况下,自主地投入课堂学习中,不过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诸多有利因素,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镇江.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浅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02):68.
        [2]董惠卿.浅议如何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4):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