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提升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7期   作者:李平
[导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下,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绝对主角

        李平
        湖北省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441200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下,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绝对主角,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探究式教学又被称为“做中学”,最早由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主张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讨论等来主动探究原理和概念。探究式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主动挖掘并试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最终建立起适合自身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提升
        引言:就数学学习的过程而言,小学数学是一个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构的过程。因此,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的事物去理解抽象的数学关系、主动思考吸收而不是被动接受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科学性。实践证明,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探究式教学有着其它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优势。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普遍认可,但深入观察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许多教师难以转变观念,仍然采用传授型教学方式授课。探究式教学需要学生主动、充分地进行探索和思考,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性”,而在小学这一阶段,在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权威性可能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出现这种现象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还不够充分,难以找到开发学生能力与维持学生成绩与之间的平衡点。
        其次,部分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较为随意。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如果选择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合这种教学方式,比如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扩充的可能性,或者过于困难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并融入其中,那么探究式教学就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例如《位置》这一节课就比较适合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在课前可以先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描述自己的好朋友在教室里的哪个位置,然后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他们对接下来本堂课所讲内容产生兴趣。
        2、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配合和参与也是探究式教学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还是习惯经由老师的讲解来获取知识,对主动探究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这部分学生对探究式教学的接触不够多,从心理上对其不够重视,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化的东西;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较为欠缺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脱离老师后找不到找不到定位和方向,所以更倾向于从老师或书本上直接获得答案。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正确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提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提高自己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并对所教知识做全面的、多角度的理解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有效提升探究式教学的效果。
        1、设计合适、有趣的问题情境
        教师应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年纪小、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的小学生,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时,要考虑到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以及与学生生活学习的相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激发他们的探究欲。例如在《可能性》一课中,教师可以先进行一些与“抽签”有关的小游戏,从而将比较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学生们的切身体验,再引导他们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它和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有关联等等问题。
        2、打造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班级氛围
        虽然课堂纪律必须遵守,但探究式教学需要相对来说更自由宽松、互动性更强的课堂氛围,因此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放下权威者的身份,去扮演一个“引导者”或者“服务者”的角色,以激发学生们动脑、动手为主要目标。此外,小学生的思维难以琢磨,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提高自己的应变力,面对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想法或行为要及时做出合理、合适的应对。
        3、制定正确的评价策略
        探究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自主进行探索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不必固定于通过作业或试卷来考察。教师应尽可能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评价,培养他们在这方面上的自信心。但要注意,学生探究能力的高低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要避免仅凭几次课堂表现就妄下结论,应该总结每一次教学经验,不断改善调整问题情境的设计,同时也要注意激励那些不擅长进行探究的学生,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和肯定。
        结束语
        目前,探究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课堂表面看起来热闹活泼,学生也仿佛积极地参与到了对问题的探索与讨论中,但“老师先示范、学生再模仿,老师先讲解、学生再重复”的模式也仍然存在。这就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及其重要性,落实探究式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云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J].学周刊,2020(17):55-56.
        [2]张秀艳.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05):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