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7期   作者:  侯占润
[导读]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侯占润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校    
        摘要: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师少占用课堂时间进行讲述,多留给学生时间进行探究。本文简要论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就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活动实践谈了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有所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们的课堂教学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高中数学知识难度大、抽象性强、逻辑复杂、步骤繁琐,在课堂中不仅需要教师的讲述,而且更多的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实现知识的积累,数学难题的解决,深化自己的数学思维。笔者任高中数学教师多年,在课堂中一直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以下仅分享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1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1.1明确教学目标
        学习数学具有具备理性的思维和态度,应试教育观念占统治的时代,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只是为了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获取高分,强调的是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应试能力。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明确新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思维能力、数学思想方法、问题解决意识等数学素养的培养,确保学生将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1.2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科技的创新驱动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的时代已经远去,信息化的时代已经来临。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向创新型人才倾斜。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借助于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具有较强的导向性的教学方法之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索数学知识,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这对于学生的创新性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活动实践
        2.1有效提问,引领学生思考探究
        数学学科是一门具有理性思维的学科,问题可以看作是数学的灵魂,数学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味的讲述,还需要依靠高质量的问题推动教学的进行,促进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的智慧。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我们要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从原有的认知出发,探究问题解决的策略。在提问上,我们要可以采取灵活的、多元的方式进行,以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实现学生的有效探究和学习。


        例如,在“椭圆”的相关知识的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调动自己的大脑,积极主动的思考。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我们知道,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在运动,而地球绕太阳的轨迹并不是一个正圆,而是一个椭圆,那么我们如何知道地球公转中行进的长度呢?椭圆的方程与圆的方程相同吗?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展开思考,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动机。
        2.2以亲身体验引领探究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教育即生活。数学知识也是来源于生活,并且最终也要回归于生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对此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将目光放在课本上,试卷上,还需要深入生活实际,引领学生去感受数学知识内涵,体验数学知识灵魂。甚至,我们不妨带领学生来到广阔的社会天地中来,去亲身体验有关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比如,在“三角函数问题”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的方式,对三角函数的曲线进行测量和观察并画出函数图象,再把曲线剪出来,在剪成正弦曲线的纸板上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统,将坐标系轴和轴进行展开,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的感知曲线的数值对应关系;在“解三角形”的教学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三角形各个边的长度、各个角的度数等。引导学生亲手测量后,再通过三角函数公式验证各个边和各角之间的关系。借助于通过这种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既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的领悟,并且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使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更加强烈。
        2.3以激情情境引领探究
        大量的实践证明,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于以激情为目的的情境的创设,往往能够使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在课堂中更加有参与的热情。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围绕学生来展开,使他们居于课堂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发展思维、深化思想方法,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获取成就感,促进学生的再学习,再探索。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紧贴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更加自主地领悟数学知识,更加自由地探究数学知识,从而促使他们养成更加自觉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总之,借助于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引导和尊重,放手让他们探究,放手让他们野蛮的生长。
        参考文献:
        [1]来明光.自主探究·合作迁移——高中数学“高效学习”的研究与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8(24):19-20.
        [2]钟宇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2):317-3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