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八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7期   作者:曾远彬
[导读] 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在被动的学习

        曾远彬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呷拉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在被动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自然不高。本文立足初中数学课堂,结合具体的案例,简要论述了几点有效教学的策略,分别是建立生活情境,培养学习者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打开课堂对话;互助学习,提高整体的数学水平。还望能过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情境;合作学习;互助学习;课堂对话
        就目前来看,仍有部分教师因为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影响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所以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的熏陶下,笔者明白了学习是学生的事,既然是学生的事首要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这样课堂才能称之为有效。以下,笔者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初中数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谈几点体会。
        一、建立生活情境,培养学习者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需要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学生知道了存在的问题便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便也有了学习知识的动力。虽然初中数学在表面上看是一种比较枯燥的学科,都是一些公式的计算,这同样对老师的教学过程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才能让学习者通过恰当的提问来引发学生对于本学科的兴趣,从而将其数学成绩提高呢?在实际的教学里有大量的学生因为觉得数学学习比较困难,虽然对其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做题中也没有获得一点乐趣,干脆就放弃了学习数学。所以教师可以设计出可以面向整体学生的问题,在提问时要考虑到整体学生的水平,问题要与学生所学知识进程相同。比如:“求直线y=3x+4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提问学生一条直线与两条坐标轴所围合而成的图形是什么?学生肯定会回答是直角三角形,教师再提问其面积怎样求得?要首先求什么?如此学生便可以通过点坐标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长度。
        此外教师应该如何守住学生对于此学科的兴趣是关键点,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本学科在生活中应用到的方方面面,其次,可以采取轻松的教学方法,在班级中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使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存在的趣味性。老师使用有用的方法来引发并训练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以及对未来深造都有较重的影响。


        二、小组合作学习,打开课堂对话
        开展合作学习,要把握好“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我们也不能因为盲从合作学习而丢弃独立思考,首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比如,“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一内容,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中,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之后,逐步对自己的发现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生生之间在课堂上“对话”,让学生协调合作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对于问题的处理,能分组讨论,学生动手去演算,真正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过程和结论不是教师讲出来的,也不是学生背出来的,而是学生“悟”出来的。只有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过程和结论,才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学生才会明白,才会去应用。特别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从猜测到请学生上台证明,这个过程就说明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三、互助学习,提高整体的数学水平
        教师可以使用相助进修的方式来解决学生数理攻读的困难,让学生可以共同进步。具体做法为:把班级中的同学们按照成绩高低分配在一起,以小组的方式来开始学习。从而达到以先带后的作用,让学生可以共同进步。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的讲授时,先从认识和习题训练上下手,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内容。让小组成员来解析习题的意思,分别列出解题思路,在进行讨论最适合的解题方法,最后将题解答出来。在此合作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可以通过别的同学的解题思路认识到自己解题思路的不足之处,从而学习到多种解答问题的方法。这样小组互助的方法可以帮助到每个成员的数学能力的提升。
        关于初中数学的教授的有用性的提升,需要教师来营建一个愉悦的班级讲习环境,创设数学攻读激励机制来训练同学对本学科的渴望和自信心,使用合作学习模式,让班级学生可以一起进步,采用教学案例的方式开展专题训练从而将同学的数学综合素质获得提高。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与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拥有较强的探究欲望、自主学习意识,才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为之后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安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有效性的探究[J].中学数学,2020(06):96-97.
        [2]沈文汉.摭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与优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121-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