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凯斌
乐清市二中(浙江 温州) 325600
摘要: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有高低,天赋有差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开展分层教学,充分照顾学生存在的差异性,从而使每个人都能够不断提高数学能力。本文立足高中阶段,对数学分层教学简要谈了谈自己的看法,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意义
新课标改革开始后,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一跃千丈,越来越受到教师的欢迎。因为新课标提出让学生自己做课堂的主人,所以教师可以以全新的形式把分层教学融入到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进行了解和分析,与此同时做好必要的备课工作,以便于在接下来的讲授知识的过程中用对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结束之后布置对应的题目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度。这样做对提升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意义。
一、分层次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后就不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遇到不会的题目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就会对学习产生不耐烦的心情。分层教学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它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其在课堂上找到自己学习的对象,让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浓厚,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是完美的,免不了会有一些缺漏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在发现其不足以后及时做出更正,找到更为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行完善,这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准。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理念,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最终目的,也是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中必须坚持的教学原则。在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时,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由于学生的数学水平不同,因此在划分层次时不能简单地根据学生的成绩确定学生的其层次,而是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例如学生的现有基础、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等,并且要以学生的可发展性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而不是简单地以学生的现有成绩作为重要的划分依据。另外,在对学生层次进行划分时,一定程度上要由学生自主决定,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层次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此时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整个划分过程中教师只是做出指导,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能够使划分过程更加科学,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够被调动。
三、关注各层次学生的发展
在一个班级当中,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成绩优异的、成绩中等的,成绩差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要有所关注,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就有所偏爱,不能因为学生差就不管不顾。针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我们其实不需过多的关乎,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倒是可以鼓励他们对更艰深的数学问题进行钻研,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这个层次的学生人数最多,他们具有很大的潜力,我们要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方式,及时解决其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我们还要鼓舞他们,奋起直追,赶上优异的学生。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我们要循序渐进,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不苛责他们,多留意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从基础入手,稳步实现成绩的提升。
四、对学生的分层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的评价能够对教学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在高中数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学生的评价也应该区别于以往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首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评价是以学生的成绩为衡量原则,这样的评价传统守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要根据其学习状况、学习成绩、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等进行恰当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发展,而不是过于关注成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制定不同的评价目标,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之上获得成绩和能力的提高。通过分层评价能够找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在层次中获得的发展进行肯定,这样能够看到每个学生的进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而不是全部掩盖在优等生的光环之下。其次,对于在教学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个别性评价,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给学生更多的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分层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成绩往往层次分明,因此我们恰好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促进每一位学生数学成绩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彭小林.试论情感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价值[J].吉林省教育学院,2010(5).
[2]何芬芳.例说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新教材习题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