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在小学课堂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7期   作者:刘聪敏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涉世未深,缺乏丰富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
       
        刘聪敏
        清远市清城区凤翔小学   511515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涉世未深,缺乏丰富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小学教师在管理班级过程中,需要采用正面管教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提高课堂管理的质量。本文对正面管教在小学课堂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正面管教;小学课堂;学生;课堂
        引言:正面管教小学生,并不意味着惩罚或者责备,而是以一种坚定的、平等的方式去面对学生。教师采用鼓励的方式,以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态度,培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通过正面管教的方式,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责任、品质、能力等的重要性。教师能够合理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不仅对学生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有着一定的帮助。
        1、客观看待课堂学生的各种行为
        学生群体具备差异性,部分学生天性好动,性格活泼;部分学生不爱说话,性格安稳,这些都是正常的。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制力较差,前者在班级里往往呈现好动的场面。这一点在教师看来,是扰乱课堂秩序的表现。通常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多以责备为主。但是责备的后果,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学生更加好动,报复性的扰乱课堂。另一种是浇灭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于课堂开始自暴自弃。而正面管教,则是取传统教育观念的中间之策,不过分否定学生,不过分表达严厉或骄纵,而是在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以一种和善但不失坚定的方式,向学生表明教师的立场。正面管教的方式,往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运用客观以及理智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的种种行为,方能对症下药,改善课堂秩序。
        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其实这种情况出现是正常的,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自制力,注意力容易出现分散情况。教师在寻找到这种行为出现的原因之后,便可以采用对症下药的方式,运用更加客观理智的方法去改善这种行为,而非一昧的呵斥责备。假如教师发现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教师便可以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或者结合课堂内容,创新性的采用其他教学形式,配合多媒体设备,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或者采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对课堂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一直是跟着教师的学习方向走,便会很少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当然这种方式也要求教师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重视不良学生的改善
        不良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不良学生。更多的表现在行为上的不同。

教师在面对不同行为的学生时,一定要树立学生具备差异性的观念,不良学生并不是天生就产生的,后期因为种种引导没有做到位,导致不良学生产生的现象才是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很多不良学生的产生,都是因为其对课堂没有参与感,没有价值感,学生认为其与课堂无关,课堂与他也是没有关系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放纵。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这种行为,一开始会出现引导,后来在与学生的交锋中,便会慢慢失去耐心,最后以忽视为主。这种忽视便会陷入恶性循环,造成不良学生更加不良。采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不模糊学生的行为观念,学生的正确行为予以表扬,学生的错误行为予以引导,才会营造正确的课堂氛围。教师从自身角度来思考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针对原因再去确定方法,只不过态度方面要坚持和善,而且坚定,这就是正面管教的核心内容。
        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捣乱情况,表现消极,不愿意配合老师进行小组合作等各项工作。教师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呵斥,而是要寻找这种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比如,教师可以单独与学生进行谈话,并用引导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不愿意开展小组合作吗?”“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促进同学们之间的讨论呢?”“可以跟老师聊一下你的想法吗?老师想听听你的建议”诸如此类的引导性的话语,一定要以正面引导为主,鼓励性的话语往往会降低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才会让学生说出其不良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方便教师开展正确的引导。
        3、尊重是正面管教的基础
        正面管教并非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关系,强调的是一种教学方法。既然是方法,那么教师就一定要坚持尊重才是正面管教的基础。只有尊重才是这种教学方法开展的基础。假如教师将教学当做成一种地位,面对学生情不自禁地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那么便很难跟学生以真心换真心,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信任和尊重。反而,教师坚持以尊重为基础,以尊重来代替控制,那么便会很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比如,部分教师在上课之前很难以控制课堂秩序,课前说小话的现象屡禁不止,让教师感到恼火。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加入教室上课后发现课堂纪律较差,班级说小话的现象屡禁不止,教师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改善这种行为。比如请班级内说小话的一个学生起来朗读课文,既表明了教室不认可这种说小话的方式,也给学生留足了自主管理的空间,最大程度释放了教师的尊重。
        结束语:
        正面管教的重点不是管教,而是正面。教师从正面管教学生,必须要以尊重为基础,不断优化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以一种柔和但不失坚定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如此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提高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丁红英. 正面管教在中小学课堂管理中的应用[J]. 西藏教育, 2019, 301(04):64-66.
        [2]安燕. 正面管教视域下的课堂管理对策[J]. 江西教育, 2019(3):1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