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7期   作者:张静
[导读] 在初中数学的授课过程中,应用题的教学不仅是初中数学的教学重点,

        张静
        河北省唐山市汉沽管理区教育局(河北 唐山)  301501
        摘 要:在初中数学的授课过程中,应用题的教学不仅是初中数学的教学重点,更是其中的教学难点。初中生在学习数学应用题时,由于数学应用题当中的文字表述较多,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导致同学们思维混乱,同时,应用题的学习对于同学们的理解能力以及阅读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全文着重探讨了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意义、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程当中,应用题的教学是其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需要重视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同样也需要老师通过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进而提升同学们的数学考试成绩。与此同时,在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讲授中,对于同学们知识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等各种能力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培养,让同学们能够明白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使其能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1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意义
        初中数学应用题具有非常明显的典型性,与同学们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能够拉近同学们与数学这门课程之间的距离,让同学们能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及对于数学理论知识有着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上去。与此同时,初中数学应用题同样具备综合性,一道应用题当中就可以含括多个数学知识点,对于同学们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同学们能够有着大量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同样也需要同学们培养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为后期做初中数学应用题做出准备。同学们在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的发散性逻辑思维,以及提升同学们的创新能力,让同学们的学习自信心得到培养,充分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问题
        2.1 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
        在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部分的初中数学老师对于应用题的教学并不是特别重视,并不能将应用题进行深入、深层次的讲授,进而就会使得同学们没有办法养成优良的逻辑思维学习习惯,对于数学应用题并没有掌握住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也没有累积大量的数学应用题经验,对于综合性较强的数学应用题并不能做到深入的思考,很容易在做应用题时出现思维混乱的现象。
        2.2 教育模式落后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早期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绝大多数的初中数学老师并没有发挥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主体作用,对于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过于的重视,对于同学们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进而也就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枯燥、无味,教学内容单一化、教学手段僵硬化,对于同学们的教学缺乏针对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2.3 过于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
        初中数学应用题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来自于实际生活,跟同学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老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同学们能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充分的应用到生活中。但是,大部分的数学老师在教学时,对于初中数学理论知识过于的重视,忽视了同学们实践能力的培养,继而也就导致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
         3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3.1 应用题对比教学
    由于初中数学应用题的种类多种多样,所以,对于同学们的各个方面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当老师在同学们的脑海当中创建相应的方程或是不等式解之后,就还需要老师通过实际的问题展开相应的分析,让同学们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将生活中的问题转换成为数学问题,以及初中数学老师可以运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案例进行教学,充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引导同学们进行独立自主的研究,进而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将一些橘子分发给同学们,假如每个人三个,那么还会剩下八个,如果每个人五个,那么最后一个人就会得到三个,问:这堆橘子共有多少个?通过实际生活当中的案例来进行对比教学,让同学们能够对数学应用题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继而也就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乐趣,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成效。
        3.2 改进应用题教学方法
        在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第一,需要重视小学、中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连接问题。由于小学应用题的基础知识对于初中数学应用题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要为同学们学习应用题树立正确的中学、小学数学一体化的理念,将小学、中学的数学知识连接工作做到位。第二,初中数学老师需要转变自身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继而通过合作讨论、独立学习以及精讲多练等教学方法来提升课堂的教学成效。第三,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老师通过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继而制定出符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案,将分层教学的成效充分展现出来,继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4 结语
        言而总之,通过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让同学们对于数学知识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继而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用处,为以后的数学知识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美.阅读、思考、表达、应用——初中数学“应用题”创新教学[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2):94-96.
        [2]朱丹红,杨斯婕,沈艳婷.以导读设计构建“审设列”三环节的思维支架[J].福建教育,2020(02):55-58.
        [3]奚利斌.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及解题技巧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2):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