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朝米
重庆市秀山县第一初级中学校 409900
摘要:很长时间以来,体育学科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质量一直都很差。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体育学科的地位有所提升,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初中阶段,结合自己多年体育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给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创设条件;创新精神
在应试教育主宰的时代,体育课一直都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相关机构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这位我们敲醒了警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为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要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严格按照实际情形,主动转变观念,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生良好发展。因而探究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非常必要。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做呢?以下,笔者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简要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给予学生机会,鼓励学生自主体验
有一项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人所接触的环境存在很大的关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两种环境,分别是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显性环境指的是各种体育器材、教具、学具等,隐性环境则包括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以及教学中的模拟情况。目前,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在教育教学领域已经有了深刻的应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对教学进行优化。比如,“立定跳远”的教学,在教学中借用曾风靡一时的“抢车位”的游戏,事先在地上画下一个长方形,然后鼓励学生各自占领两个场地,谁跳得远,车位归谁。通过此类游戏方式既能够达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学得跳远的技能,也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快乐学习,感受成功。
二、比赛教学设计,强化学生运动技能
体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体育课堂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时,身体需要承受一定的运动符合,需要通过适宜的运动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教学比赛的设计还应该简单、易学,便于组织。所以,要根据整节课的运动负荷情况安排,安排教学比赛的运动负荷。如:初中八年级“足球:传切配合”的课,教师安排教学比赛为:传切配合后射门的教学比赛。在实际比赛中,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跑多多、体力的消耗比较大,学生虽然参与积极,但是比赛后学生体力不支,有的甚至坐地上了。
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比赛需要调整学生传切的距离和射门的距离,以减少学生的运动负荷。其次,比赛教学法设计应符合学生的技能实际。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比赛教学法的设计不仅要紧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还有符合学生的技能实际。例如:初中一年级“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师在学生基本掌握单手肩上投篮的基础上,安排教学比赛的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分组进行半场运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实际课堂中学生因为篮球运球和急停的基本技术较差,在快速运球的要求下部分学生丢球,甚至有同学走步为例。这节课的教学比赛设计可以调整为:采用在罚分线的前后加根线,形成由近至远的三根线,三根线投进球得分为“1、2、3”,学生自己选择进行远度进行原地肩上投篮,得分多的小组为胜。
三、做好课堂管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同时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纪律意识等品质培养。不仅要制订体育课堂管理的办法,还要有强大的执行力。
1.通过与班主任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
体育教师应配合班主任,在制订课堂制度时应与班级管理制度相配合,采取有效的方式,形成良好的课堂集体规范和风气,以此形成良好的体育课堂班级风气。如:在新学期开学初,了解班主任的班级纪律管理要求,制订体育课堂管理办法,使班级管理制度与体育课管理办法相配合,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规范意识的有力手段。
2.研究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体育教师应该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他们的喜好和学习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制力(通过自我约束和他人约束来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如:初中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体育教师应该设计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有赖于有效的教学策略,有赖于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希望诸位教师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能够不断优化整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更加活泼热情。当然,我们还要做好课堂的管理,使课堂秩序井然。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董淑芳.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4(08):30.
[2]迟永传.对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认识[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5(04):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