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孝春
霍邱县河口中学(安徽 六安)237457
摘要:虽然我们在现在的教学中已经不再提倡“应试教育”了,但是,仍旧有许多的教师以及学生不重视美术学科的教学,依旧认为美术学科的学习还不如用来被两篇课文,做两道习题,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讲究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当然,学习美术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艺术大师,每个人都有“画龙点睛”之妙笔,实际上,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活动时,应当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为前提来展开,从而可以使学生的人文修养能够得到提升,促进学生更好的自身发展。
关键词:高中美术;素质教育;教学研究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绘画能力基本已经定型,而且他们的课余时间较少,如果想要提升他们的绘画能力的话,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的,所以,高中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为了让学生会画,而是为了让学生懂画,使学生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审美能力。现在教育更加提倡的是要促进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需要注意到这一点,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实践的同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得到发展。
一、在高中阶段开展美术教学的意义
(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术相对于数理化而言,并不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相比较语文英语等科目来说,又具有更为强烈的抽象思维,所以,美术的存在,更具有人文性、更具有艺术气息。美术作品更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一千个人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也是如此,每个人的欣赏点都是不一样的,学生在对一部作品进行赏析的时候可以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带领学生走进艺术的世界,开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眼界,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需要抓住这一点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多向学生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每个学生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还需要向学生来介绍每一副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概念,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更好地体会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找寻与之的共鸣点,从而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
(二)丰富学生自身的内涵品质
对于高中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言,其实际上时属于德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还需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而且美术作品中,不仅仅是向学生传输了美术作品的美,而且还富含了当时时代的因素在其中,更包含了作者的情感因素,因此,教师在向学生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应当多向学生普及一些作品的深在含义,让学生在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到其身上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的提升。而且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中更是可以传达出对祖国、对民族的歌颂,让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使学生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应当树立现代美育课程的观念
美育是素质教育下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中的一方面,因此,教师应当重视美术教学活动在课堂中的开展,不仅要自己树立起美育的教学观念,还要引导学生树立起美育的学习观念。这样一来,教学的氛围与学习的氛围都积极的活跃了起来之后,才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而可以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之间多进行交流沟通,共同探讨适合学生的美术教学方式,从而可以用一种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来展开对于学生的美术教学活动,纠正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
(二)发展学生的美术思维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所以,在面对一副美术作品时,他们是可以给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的。因此,教师在展开高中美术教学活动时,需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在向学生展示一副作品时,应当先让学生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思想给予表扬,错误思想给予指正,再向学生来针对美术作品进行详细的阐述,从而使学生可以独立进行思考,促进学生美术思维能力的提升,进而可以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说,对于现在的教学而言,教师以及学生不能够忽视美术教学学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所占据的比例,应当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重视美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让学生鉴赏美术作品,品味美术作品中的文化韵味从而,来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而使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美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美术教育[J].清风,2020(22):40.
[2]谭孝会.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美术与情感教育的融合[J].考试周刊,2019(2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