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7期   作者:闵鹏飞
[导读] 采用微课的讲授方式与初中生物的衔接教育是新时代生物学科教学不断发展的重要表现

        闵鹏飞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大荆中学  陕西商洛  726001
        摘要:采用微课的讲授方式与初中生物的衔接教育是新时代生物学科教学不断发展的重要表现,它是互联网思维与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产生的结果。通过微课与初中生物学科相互结合教学的方式来启发众多的中学生学习生物,并最终获得进步。因此本文主要从微课优化教学方面来加强初中生物的教学衔接,引导学生通过新型生物学习方式,简化生物教学内容,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在获取生物课程知识之余,不断激发其对探索生命与自然的兴趣。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生命自然
        引言:生物作为中学时代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学生生命认识与物种等文化的载体,更对学生自然以及生命意识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生物教师作为知识文化的转载者,对于学生认识自然界,进而体验生命发展与意义起到了引导作用。但是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总是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趣味性,虽然看似向学生传达了课程知识,但这种硬性的教学方式只能被动地让学生接受知识,无法真正唤起学生的求知兴趣。这时,微课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它采用微型视频的教学方式,更具针对性地去解决学生的难点,也让学生对于生物课程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并以全新的姿态求知,最后获得进步。
        一、微课教学在生物实验操作上的应用
        相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来说,充分利用微课视频与课件的结合使用并未成为教学授课主流,其中占主流地位的教学形式还是以教师讲授生物知识,教师动手操作生物实验为主。为了改善此类教学方式带来的弊端,课堂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教学与生物实验相互结合的应用方式,唤起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生命体研究的兴趣。
        当然,还要注意的是,课堂主体要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即在进行生物知识的实验操作时,学生可以先利用微课预习课堂内容与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以便能够在正式的课程讲解中能够游刃有余的理解知识并进行操作。这种由学生独立思考、亲身体验的应用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于生物实验有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便可以及时发挥自己的思维与求知性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的章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于此知识点中涉及的“细胞分裂”与“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等知识点有深入地了解。教师在课程讲解之前,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积极作用,先让学生利用微课预习基础知识点,以及接下来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

有的学生在前期预习中可能对于“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分类过程与不同”产生疑惑,此时,一是可以反复观看比较有针对性讲解的微课视频,仔细观看其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反复思考,并在之后的课堂中可以亲自动手进行“细胞分裂”的实验操作,并得出结论;二是可通过向教师请教解答疑惑,然后再展开具体的动手实验操作,自己亲自通过实验去求证“动植物体的细胞分类异同”等生物知识,并得出结论。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缩短教学讲解实践,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培养出学生积极的求学热忱,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从而形成优质的课堂效率。
        二、学生微课学习效果需得到肯定
        微课视频学习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书本上笼统的文字教学内容分类为“碎片化”的、具有针对性的、知识点主题突出且具有关联性的知识补充。学生可利用微课进行前期的知识点预习,方便知识的吸收,也可利用微课进行课后的复习,对于课堂上不懂的、有疑惑的难点,都可以及时通过微课的系列知识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
        但是,由于每个学生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知识背景,在进行微课的学习时,对于某些知识点,即使反复观看微课视频也难以有效理解。因此面对此类情况,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不同的微课学习效果,对于积极的、正确的充分予以肯定,当然对于体验学习效果差、学习方式有偏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应积极引导,并帮助其脱离知识难点学习瓶颈。
        例如:教师在讲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内容与解答时,可以先让学生利用微课进行一个简单的前期预习,在观看该类知识解答的过程中,学生真实地认识到了“基因在亲属遗传中的作用”、“造成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的原因”等有关知识点,并透过微课的相关知识点归类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基因与生物体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发思考。当然,学生在观看微课后,可以对依然存在疑惑的知识点进行罗列,并在课堂上汇报给老师。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学生的微课学习过程以及吸收程度各有不同,教师在细心引导之余,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知识成果,助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结果。
        结束语:
        相比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与微课的联合教学模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劣势,它以学生为主要出发点,采用互联网微视频补充知识点的辅助教学新型模式,在缩小教学讲解时间的前提下,为学生独立思考,并查漏补缺知识点提供了更多进步的机会。学生的答疑解惑有了解决的途径,不仅牢固的掌握了知识,更使得现有的教学方法获得了质的提升。最后,学生与教师都能在这种模式下更好的享受课堂,不仅使得学生专业知识得到极大提升,也不断培养出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自信。
        参考文献:
        [1]刘建新.微课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7(01):77-78.
        [2]刘晶.浅谈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8(04):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