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在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7期   作者:张建
[导读] 九年级在英语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张建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摩尼镇新苗实验中学   646418
        摘要:九年级在英语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尤为凸显。任务型教学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对于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教师要对任务型教学树立正确认知,并立足全人教育理念,转变课堂构建形式,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对于阅读课堂的接受度,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型教学
        引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促使教学要求由单一的知识型向综合的素质型转变。阅读作为学生拓展知识深度与广度,提升语言素养的有效工具,阅读效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任务型教学是在素质教育改革加持之下教学创新的产物。所谓任务型教学即教师围绕教学主题构建层次化探索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任务型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打开了英语阅读教学新世界的大门,将会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1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在全新教育理念之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地位呈现上升趋势,教师针对教学方式创新做出了诸多努力,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作用之下,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并不乐观。第一,教学方式运用不当。在应试考核背景之下,教师更加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以及专项题型的训练。英语阅读教学过于强调词汇及句型的解析,教学方式呈现模式化,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控过强,学生的学习过程较为被动,限制了阅读兴趣的提升。第二,欠缺阅读思维的引导。目前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沦为强化语法知识及解题能力的工具,忽视了学生阅读思维的引导。在此教学理念之下,学生形成了咬文嚼字的阅读习惯,对于文章整体认知能力明显不足,遇到生僻词会较多的文章时往往无从下手,产生畏难情绪,影响阅读质量。
        2任务型教学在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注重读前引导,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前的导入环节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目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铺垫阶段,将会对阅读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思考读前引导性任务布局分配,为阅读教学构建良好的开端。以人教版九年级“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在阅读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收集有艺术的相关知识或资料。并构建free talk环节,围绕音乐主题进行自由对话。如“What do you know about music?”、“What's your favorite music?”、等等互动性的探讨话题,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一段音乐,引导学生分享感受,如“Have you heard this music?”、“What do you think of it?”。引出阅读的主题。

最后,教师提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the article will tell us?”,引发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猜想,调动学生的猎奇心理,激发阅读兴趣。
        2.2丰富任务形式,创造探索空间
        对于任务型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教师要正确认知师生的主次地位,提升学生在课堂的主动权,而教师扮演引导及启发的辅助角色。为学生提供自由的探索空间,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及能力。以人教版九年级“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阅读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布置导读任务“What's the article about?”,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限时初读,扫清阅读障碍,明确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教师布置思考探究性任务“Please find out the important points of the article”,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进行精读,提炼重点要素,并对文章的主旨内涵进行分析。最后,教师组织学生针对that和who引导的从句构成及表达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结合重点句型情境对话,如“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I lik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long with./I love musicians who write their own music.”,让学生感知从句的运用情境,并以让学生尝试运用从句构建情境对话,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
        2.3强化读后总结,深化阅读感知
        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强调学生的英语表达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阅读是知识的输入过程,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读后总结与巩固的意识的培养,实现知识的内化,进而转化为语言表达能力。以人教版九年级“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阅读教学为例,在阅读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及评价。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构建知识框架,明确重难点内容。其次,布置交流互动任务“What did you learn in this lesson”,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阅读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遇到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与探讨,实现思维的交互碰撞,深化阅读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小组对抗赛,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归纳最为全面且条例清晰的小组获胜,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最后,教师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向学生推荐艺术相关的短文,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阅读拓展。
        结束语:
        高效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重要手段,任务型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失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任务型教学方式在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因此,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促使任务型教学渗透至英语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高效阅读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杜盈俊.论“任务型”英语阅读教学的局限性及其纠正[J].教学与管理,2019(27):109-111.
        [2]曹玲彬.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广场,2017(07):149-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