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威海市鲸园小学 264200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教材增设了“与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栏目,最终目的就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推荐阅读,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愉悦。“得法于课内,发展于课外”是语文教与学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开展好书推荐活动。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推荐课,旨在教师从儿童角度出发,激发兴趣,形成阅读期待,通过课堂的互动,运用多种感官,为“真正的阅读”启航。推荐课符合小学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的感性思维则较为丰富;向师性也很强,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推荐阅读,学生很容易接受;再者他们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上好阅读推荐课是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的起点和关键。
一、巧妙导入,质疑激趣
未成曲调先有情,推荐课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形成期待。教师可以就书的封面、插图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产生认知冲突,激发阅读的欲望。
小学生都喜欢绘本等图文并茂的读物,教师在阅读推荐课上一定要抓住图片这一要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展开想象,为阅读提供支架。如在《不一样的卡梅拉》阅读推荐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小鸡的印象,然后引出想去看海的卡梅拉,出示《我想去看海》的封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刷新学生对小鸡的认知,调动起了阅读的兴趣。
在执教《鼠小弟的红背心》阅读推荐课时,教师出示绘本封面,穿着红背心的可爱的鼠小弟很快就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通过观察封面图画,学生明确这本书的主角就是鼠小弟,很自然地产生阅读期待,想要知道这本书是有关鼠小弟的什么故事。因此,面对绘本,就封面图画或书中插图为引子,学生慢慢进入了故事的情境中,并调动起了阅读思维,带着问题走进书中。
在进行《一百条裙子》阅读推荐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封面,结合课题进行质疑。学生很自然地想到:这么贫穷的女孩子为什么会有一百条裙子呢?读贵有疑,阅读的期待就油然而生了。
二、整体感知,创设悬念
阅读推荐课要有整本书阅读的理念,这就要引领学生通过观察书的封面、了解作者、阅读内容简介、看目录等,对书有整体的感知。
封面提供给学生有关主题和作者的信息,内容简介则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了解书的主要内容。如《爱丽斯漫游仙境》一课的导读,教师从作者介绍开始,重点引导学生读本书的序言,引导学生从序言中初步了解本书的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这样引导学生,从序言开始读书也是其中的一个方法。
清代学者王鸣盛曾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阅读推荐课,从目录入手,既能让学生对读物有总体预览,又可以了解本书的内容框架和作者的创作思路。
无论是封面、序言还是目录的引导,创设悬念是阅读推荐课中的点睛之笔。创设悬念是激活学生认知和阅读遐想的重要策略。例如,在执教《木偶奇遇记》阅读推荐课时,通过引导学生看目录猜故事、联系目录讲故事等形式引发学生的想象。教师先出示书本的目录,引导学生边读目录边发现,于是学生们说出了自己独特的发现:会说话的木头应该就是小木偶;小木偶卖掉了课本去看戏;谁变成了驴子呢?......通过目录创设悬念,学生带着一个个问号,迫不及待地要读书。
三、聚焦片段,建构方法
阅读推荐课上,学生仅从整体上有了阅读期待还远远不够,深度阅读的策略在于,通过聚焦精彩的句段,学生学习并运用不同阅读的方法,去多维度地感受文本。
在执教《不一样的卡梅拉》绘本推荐课时,教师选取小鸡们下蛋、卡梅拉来到海边、卡梅拉遇到了船长等精彩片段,学生看图讲故事、猜读“卡梅拉在去海边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演读“小组合作扮演卡梅拉的爸爸、妈妈会怎样劝阻她”、想象读“卡梅拉在海边都做了什么”“卡梅拉会怎么对付船长”等活动,学生在读有趣的片段中变成了“卡梅拉”,认识到了不一样的卡梅拉的形象特点。最后以“卡梅拉究竟想了什么办法脱险?它有没有保住自己的性命,回到自己的家中?”一连串的问题让推荐阅读的效果达到了高潮。
在阅读精彩片段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并运用猜读法、跳读法、想象阅读等方法,为后期的阅读提供阅读支架。
四、拓展延伸,评价为盾
阅读推荐课上,可以是推荐一本书,还可以通过一本书推荐很多书,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在推荐《不一样的卡梅拉》那套绘本时,教师首先推荐《我想去看海》这本书,而后告诉学生《不一样的卡梅拉》是一个系列的书,每一本都有一个惊奇的故事,然后出示部分插图,学生想象,从而实现一套书的推荐。
阅读推荐课不仅仅是一个课型,更是阅读一本书的开始。推荐课上,老师不妨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并做好后续的评价工作。如,推荐之后,教师要随时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可以通过开展阅读打卡、阅读存折、好书漂流、评选“悦读小达人”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保障学生阅读的持久性。
苏霍姆林斯基语说:“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阅读推荐课,学生更加主动地找寻开启阅读之门的钥匙;上好阅读推荐课,学生就坐上了“悦读”的诗意小艇——启航,向书香更深处漫溯!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 1 卷)[M].蔡汀,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春燕·依托不同课型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研究[G].成才之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