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登胜
芜湖市三山中心小学 241080
摘要:近年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深入贯彻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各地小学纷纷开设了书法课程。硬笔书法的教学对小学生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堂课,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写一手好看的字之外,其中德育的部分更为重要。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分析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硬笔书法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以期为小学语文课堂渗透硬笔书法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字:小学语文,硬笔书法,课堂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硬笔书法教学也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硬笔书法的教学,既能让小学生掌握把字写好的诀窍,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小学生对于书法和汉字的学习兴趣,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小学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刻,在这个时候进行书法教学,可以使学生重视写字,摆正观念,要横平竖直一撇一捺,写好每一个汉字,对小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然而目前的小学语文硬笔书法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小学语文课堂硬笔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硬笔书法教学时间短
硬笔书法的教学对小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些教师和家长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并不强调写字的姿势和握笔姿势,那么就导致小学生写出来的字体非常潦草,且对孩子脊柱视力等都有伤害。硬笔书法的教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教会孩子正确的握笔和写字姿势,进而教会学生如何写硬笔字,写出美观的字,并且在过程中也能够学习到中华传统文化,感受汉字的魅力,这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是十分重要而有益的补充,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更是小学生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当前硬笔书法的教学虽然已在各地小学开展,然而除部分学校极其重视开设专门的课程,大部分学校仍然是把它当作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只是在语文课堂上渗透硬笔书法教学。就目前情况而言,在语文课堂上渗透硬笔书法的教学模式,是最有效也是最省时省力的方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并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只是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有些语文教师就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只是听学校的安排,在每节教案中有提及,甚至只是在有学校的检查的公开课中会有体现,平时并未进行系统的硬笔书法教学。因此,学生硬笔书法的教学时间不足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也是最首要的一个问题。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足够的硬笔书法教学时间是硬笔书法教学有效落实的重要前提。
2、学生自主练习比重小
小学生写字是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有效体现,不能像学走路和学写字一样,要家长老师一步步地带着、手把手地教着,而是学生自己动手去感受手握笔用力的诀窍,一遍遍地反复练习,找到熟悉的力度,掌握写字的技巧。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发现自己用力点和落笔点的不足,对汉字的整个构造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学生自主练习的比重,让学生自己动手感受汉字的美妙,感受硬笔书法的魅力。
当前硬笔书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在课堂上重教学、轻练习,自己在黑板上板书展示和讲述的部分比较多,而交给学生练习的时间比较少,经常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硬笔字,进行讲解,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去多写几遍。其次,现在的书法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字帖用的比较多,而鲜少让学生自己去写,去对整个汉字的构造进行拆分和了解,如何写得好看,如何写出一副好看的硬笔书法。不能否认字帖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字帖可以让学生在没有完全掌握硬笔书法书写诀窍的时候,去临摹优秀书法家的作品不断学习和摸索,有益于让学生掌握横竖撇捺的用力奥义,但是在临摹之余也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自己在空白的纸上或田格本上去反复地练习,而不是离了字帖就写不出硬笔字。
3、教师教学设计不充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硬笔书法教学仍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自身的观念陈旧亟待更新,导致教学设计不够充分。在硬笔书法的教学中,过多的重视汉字的整洁美观,而忽略了汉字的书写笔顺和书写规则。要想使得硬笔书法教学真正地在语文课堂上得到有效地落实,发挥其立德树人的最大作用,教师必须转变自身观念,认识到硬笔书法教学的内涵所在,将硬笔书法教学落实到教学设计上来,丰富教学设计,做足充分的准备,打造一个高效的硬笔书法教学课堂。
正如郭沫若同志在1962年给《人民教育》的题词中说的:“这种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书法的练习对于学生而言是有益身心,对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的高生参与度为落脚点,设置好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将硬笔书法教学真正落实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来。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硬笔书法教学的建议
1、以学生为中心
首先,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寻找学生喜欢题材和合适的角度,引入课堂和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学写一个字之前,先给学生讲述这个字的来源,给学生展示其象形文字,让学生猜测接下来要学习的是哪个汉字,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和学习热情[1]。其次,要想让硬笔书法教学达到理想效果,老师就要为学生们营造出利于书法学习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书法学习氛围的熏陶下,产生强烈的学习书法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硬笔书法。最后,不断回顾是加强记忆的三大环节之一,要在课堂上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进行所学几个字硬笔书法的练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书法课不是教师硬笔书法的展台,而是学生硬笔书法学习的平台。书法的练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每节课每篇课文的背后都有一些重点字词的读写,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课文内容讲解完之后,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将这几个字一撇一捺,如何用力,如何进行硬笔书写展示给学生,再让然后由学生自己模仿书写,期间教师对仿写的不规范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纠正。
例如,在学习到小学语文教材中《树之歌》这篇课文时,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先加强学生们对课文“杨”“桐”“枫”“松”“柏”“桂”几个汉字的认识,让学生先了解字形,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即相同的偏旁部首。等学生学习结束后,教师在黑板上将这几个汉字进行硬笔书法的板书,每一个笔画的用例和注意点都要讲明,教师讲解完毕后由学生进行仿写。在仿写过程中,教师也不能松懈,放由学生自己去随意书写,而是要在学生仿写的过程中,在课堂上不断巡视,观察每一个学生写字的姿势、手的用力点以及每一个笔画笔顺,发现错误及时进行纠正以达到规范训练,增强学生进行硬笔书法锻炼的效率,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以德育为重点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2]书法是高雅的艺术,它通过黑白线条和空间的运动产生出无穷的意境,可展现出书者的胸怀和襟抱,表现人生命的活力、意志以及无限的情愫。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硬笔书法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汉字内涵的教育,使其精神得以升华,情感得到愉悦,情操得以培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到:“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调整学生心理素质、规范其行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搭平衡木,另一种便是学习书法。因为这两种方法都是能让学生进行到一个相对静止的环境中,在无外部环境干扰的条件下,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反思,进而成就一个更好的自我。硬笔书法的教学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平心静气,用心思考,戒骄戒躁,不要着急完成任务。因此,在进行硬笔书法教学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以点评做点缀
无论哪门学科教师的点评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对学生练习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反馈,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硬笔书法教学也不例外。教师的有效点评,除了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进行改正外,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那在硬笔书法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仿写内容教师进行点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点评方式,做到点评精准而语言委婉,既能够有效指出学生的问题,让其进行改正,同时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打击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中《纸船和风筝》一课的生字时,一定要注意到,有一些重要的字是学生很难写好的,比如“抓”这个字,很多学生就会找不到用力点,也很难掌握汉字构造,写不好这个字。那么教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就要注意,对于学生写错的部分要圈起来进行修正,并且在最后的评语中,对于整个作业中字体提升做出点评,指明其书法学习的不足点,比如用力点不正确导致歪歪扭扭。此外,在书法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有针对性的进行点评,[3]对于书法有进步的学生,不要吝啬于夸奖。多夸奖和鼓励,更能够增强学生课下更多的去练习,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水平。对于有不足的学生,教师也并不是要一味的夸奖,而是委婉的指出不足,并为其点明如何进行修正,如何完善写出更好更规范的字体。通过对书法作业检查和评价,能够及时的纠正学生在书法练习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有不断前进的动力,进而更加有效地提升了硬笔书法教学效率,全面推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要用心设计硬笔书法教案,使其有效落实到课堂,以硬笔书法教学为切入点,让小学生感受汉字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养成良好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和文化自信,做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和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胡春月.小学硬笔书法课堂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7,34 (34)
[2]陈久林小学硬笔书法教学的思路与方法[J].中华少年,2017 (21)
[3]陈飞.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硬笔书法教学的思考[J].江苏教育,2018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