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英晓
威海市鲸园小学 264200
摘要: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训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智、体、美相融合,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
关键词:劳动教育 人文教育 食文化
新时代劳动教育既要“泥土”还要“破土”,即突破传统劳动教育的局限,重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综合育人功能。
因此,我校结合“人文教育”的办学特色,以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勇于担当”的鲸园学子为初心己任,本着时代性、实践性的原则,积极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了“劳动赋能、劳动育责、劳动有爱、劳动润美、劳动智创”的劳动教育总目标,力求通过一系列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究、研学旅行、创意智造活动,学生亲历劳动、运用技术、服务社会,不断丰富鲸园学子体认劳动、感悟时代、启迪智慧的载体和平台。
一、学习实践播下劳动种子
“民以食为天”。本学年学校从学生年龄特点和动手操作等实情出发,确立了以“食文化”为主题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开题指导
聚焦学生的真问题开展研究,这样的真问题是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发现,并乐于研究的。
为此,在开题课上,我们通过问题引领,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通过提问:在众多面食中,你最喜欢那种呢?例如饺子,引导学生交流饺子对我们北方人重要的影响;通过核心问题:关于饺子你都想研究什么?通过讨论饺子在不同时节的寓意,确定饺子对于北方人的特殊文化属性;通过介绍饺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样式,以此引发学生探究包饺子方法的兴趣;通过各种创意饺子、创意工具,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最终整合确立了三个研究的子课题:饺子的历史文化、包饺子的方法技巧、创意智造。
2.线上研学
2020年的一场新冠疫情,让数字文旅研学活动随即兴起,通过数字化很多珍贵的物品都不需要实体展陈,线上可以观摩学习。学生们到网上冲浪就可以欣赏到关于饺子的各类信息,文化和研学的融合、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线上研学带来的时空穿越感对学生们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因此,我们也将数字文旅研学活动融入“一问一研”的研究中。信息技术课上,在信息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访问“中华美食”官网,了解饺子的历史、寓意、营养、制作流程等等;综合实践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利用橡皮泥跟随视频学习体验擀饺子皮、包饺子的方法。线上研学在丰富饺子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为学包饺子奠定了基础。
二、亲身实践萌发劳动之芽
1.家校共搭平台,在动手实践中提升劳动自豪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学习后各班级在家校沟通群中发起了食文化的实践活动,家便成为孩子们大显身手的地方,在家长们的帮助与陪伴下,孩子们个个都是私家小厨。一二年级家长从孩子开始“准备食材、动手操作、蒸煮,到最后上桌分享”,用镜头记录孩子劳动参与的全过程,让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都能够见证自己的劳动成果。三至五年级通过作文的形式记录劳动的过程与收获,将自己的动手参与过程、所思所想所感贯穿其中。
2.社会提供渠道,在观摩研学中拓宽眼界
我校距离喜家德水饺直线距离不足500米,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条件,开展疫情防控下的小型研学活动。在喜家德,孩子们了解喜家德品牌文化、发展历程、及不同饺子的营养。亲自测量喜家德水饺的长度、宽度,饺子边的长度,精益求精的他们让喜家德出品的水饺大小完全一致:擀面杖活动4下,就能擀出一个大小相等圆圆的饺子皮,包出的每一个水饺都是24g。
观摩饺子达人现包现煮饺子的全过程,师傅一边擀皮一边给孩子们讲解擀皮时的注意要领,要做到两边薄、中间厚,他们的擀面杖都和我们生活中用的不同,这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欲望;包的时候要注意两边捏紧,孩子们也小试牛刀给饺子达人展示了自己掌握的包饺子技术,饺子师傅纷纷点赞,并表示传统工艺需要传承、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劳动过后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不仅让孩子们体会了劳动的快乐,还分享了劳动带来的美味。
三、评价激励收获劳动之实
从认知到实践,学生们乐在其中,尽管制作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孩子们凭借智慧与执着,利用自己的双手属于自己幸福。为了激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也为了鼓舞教师们更好的引导、教育学生,学校采取一些列表扬激励性措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1.教师:个体评价与团体评价互融的方式,激发团队协作共赢
采取个体评价与团体评价互融的方式。个体评价确定教师发展的基础点和增值点,全面记录教师在每年课程实施中的发展轨迹;团队评价依据教研组集体教研综合评价结果,计入教师个体评价之中,从而激发团队协作共赢的人文品质。
2.学生: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互融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制作的能力,各班推选2名优秀劳动小能手参加校级劳动技能比拼。
采取“发展性追踪评价与激励性评价”双轨并进方式。一是,积极探索发展性追踪评价机制,从形成性评价、学习成果评价、个性化学习评价三个维度设计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发展性追踪评价可操作、易运行,凸显学生个人成长轨迹。二是,不断优化“激励章即时评价→小书签升级评价→校长签名证书荣誉评价”三级激励性评价机制,让激励性评价点燃学生自主成长的动力。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此次劳动教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经历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体验,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增长了生活的技能。通过本次“食文化”活动,孩子们不仅体会到了的劳动的喜悦,感受到了一家人合作完成美食的和睦,还深切体会到了美食的来之不易与爱的深沉。好家风要传承,爱劳动我在行。鲸园小学的孩子们,正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林国鸿. 以劳益智,以劳辅德——"劳动伴我成长"理念下的德育初探[J]. 教师, 2019(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