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德彩
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221421
摘要:高中是学生们学习生涯中重要的一个阶段,是高考前最后的积累和冲刺,高考在即,学生们难免会产生心理负担。高中生的年纪还处在心理成长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个健康的心理活动,强硬的心理素质是人生屹立不倒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心理情况格外的重视。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积极面对挫折,形成良好的心理习惯,将受益终生。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前言:以往的教育过程往往对学生的心里健康不加重视,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高考能够获得好的分数就可以了,其他因素很容易被忽视。其实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与否,对他的整个人生影响都是很大的。而高中时期是学生心理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其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帮助,引导其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建立健康的心理体系。
一、对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中生课业繁重,学习节奏快,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一天当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学习,这无疑使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进场对学生进行谆谆教导,无形中又增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长期以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无益。在此背景下,教师不应当继续给学生增加心理压力,而是应当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疏导,帮助其化压力为动力。
现代教师除了关心对学生的知识性教育,还应当关心对其心理健康的教育。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既需要其拥有过硬的专业和技术,又需要其拥有良好的身心状态,以及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状态。人生的成功不能一概而论,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有多么辉煌的事业和成就,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既有成就又有挫折的。一个健康的身心能够帮助学生迎接人生辉煌的时刻,也能帮学生面对挫败的时刻。从学习的角度来讲,心理压力过大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不利于学习效率提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保持平常心,理智看待高考,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力求在平和的心态下取得最大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为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学校应当给与一定的支持,如组织心理健康专业的教师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小组,帮助学生度过心理难关。焦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不管是成年人还是高中生产生焦虑情绪都是很正常的。如果焦虑程度比较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就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高中生因为要面临高考所以学习任务比较重,经常晚睡早起,睁开眼睛就拿起书本,放下饭碗就开始拿起书本,这都是高中生活的常态。在如此密集的学习节奏下,学生很容易产生焦虑状态。往往在学习一门课程的时候焦虑什么时候开始另一门课程的学习,或者焦虑高考之前的时间根本不够用,自己没有时间对脑海中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等问题,从而产生了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下降的情况。
面对有这一类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当适当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
高考之前的时间固然很有限,难以把所有的知识都学习和复习到,如果学生为此感到焦虑,教师可以花时间帮助其定制一个学习计划,把学生在哪个时间段学习或复习哪些内容规划出来,学生看到规划表之后就不会再感到慌乱和焦虑,心神安定之后,注意力才能集中,注意力集中后学习效率自然就提升了,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之后,焦虑情绪自然会慢慢消失,有助于其健康心理体系的建设。
1、借助心理评估帮助学生战胜自卑心理
心理健康咨询小组可定期组织学生心理评估活动,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有些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因此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靠,考试成绩也不够理想,感觉自己比成绩好的同学差很多,从而开始出现自卑心理。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面对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的同学,要适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比如在一次模拟考试过后,注意到班里有个同学学习态度非常的消极,颇有些自暴自弃的状态。对此老师比较重视,通过沟通发现,原来学生觉得自己基础差,再怎么努力学习下去也不会有进步,永远都比别人差。之后教师对他进行了心理疏导,最后学生打开心结,开始积极努力的学习,最后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2、关注学生心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一切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如果人际关系不协调,融入不到集体中去,慢慢的就会产生被孤立的心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因为人际关系不和谐,所以与他人交流较少,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抑郁心理,在郁郁寡欢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当然起不到良好的效果。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是以后步入社会的重要能力,教师一定要对此进行重视。作为高中教师,这种情况见得比较多,其实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干预。我所教的学生中,曾经有一名同学非常合群,总是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和同学的交流也是少之甚少,后来我从他的家庭中了解到他是独生子女,考虑问题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我为中心,长此以往不受同学的欢迎,而他却不自知,后来经过我的及时干预,摆明在交际中正确的方式,他也逐渐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并对自身的问题及时改正,通过心理疏导最后顺利的融入了班集体,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
结束语: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拥有美好人生的基础,高中阶段是心理健康体系形成的重要阶段,高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不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自身情况出发,对高中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计划和看法,帮助其解决心理难题,建立良好的心理体系和心理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积极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使其能充满阳光的度过高中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小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本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46.
[2]李荣.浅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J].当代家庭教育,2020(16):172.
[3]李慧霞.在农村小学有效开展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策略[J].学周刊,2019(35):171.
[4]肖丽.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本策略[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