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添龙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330000
班(团)委成员不仅能在学风、班风上起到带头作用,在思想上也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同样,班(团)委成员也是辅导员老师的得力助手,在班级工作中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是班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核心,对班级的凝聚力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生班级班(团)委的建设为切入点,介绍新生学生干部的培养可行性方法,并总结经验。
一、案例简介:
班(团)委不仅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也是学生中的骨干何领导者,班(团)委成员的职责及工作内容对其思想品质、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由于生源问题,入校学生普遍起点较低,在高中阶段属于成绩中下等,自律能力较差,受到的正向关注较少,思想觉悟相对不足。进入大学后,班(团)委成员需要承担较多的学生工作,虽然他们热情有余,但个人综合能力的不足还是会被无限放大,无法满足辅导员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要求。能否快速、有效的建设好一支政治可靠,工作战斗力高,个体综合素养过硬的班(团)委队伍,将直接影响整个班集体的可塑性,影响学生工作的通畅性,影响思政工作的成效性。
二、案例定性分析:
高职院校由于生源问题,入校学生普遍起点较低,在高中阶段属于成绩中下等,自律能力较差,受到的正向关注较少,思想觉悟相对不足,在此基础上的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问题。
三、问题关键点:
找到一套能够快速、有效建设好一支政治可靠,工作战斗力高,个体综合素养过硬的班(团)委队伍的方法。
四、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1、班(团)委选拔公平公正公开且赋予仪式感
班(团)委的选举和产生,通常由辅导员在新生入校后,通过观察班内同学的性格、能力,来确定未来班(团)委成员的心仪人员。然后通过走过场的学生选举大会,正式确定班(团)委成员。这种班(团)委产生的方法,优点是可以大概率确保班(团)委团队的初选质量,保证班(团)委成员的可塑性。缺点同样明显,一是看似公平公正公开的干部选举,结果早已内定,不利于创造公平公正的校园环境,导致部分能力强,但不善于表达的同学丧失竞选班(团)委的机会,不利于人尽其才。二是这种指定式的学生干部任命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出现学生被动做干部的现象,增加了学生队伍的不稳定因素。三是辅导员个人指定学生干部受限于个人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客观的审视每一名学生,存在个人主义,由此选拔出的学生干部可能优点足够突出,但是缺点也很大,团队不能形成较强的战斗力。四是辅导员内定形成的班(团)委成员,很大程度上会让学生认为班(团)委是老师的班团委,而不是整个班级的班(团)委,缺少选举与被选举的庄重仪式感,由此形成的班(团)委势必影响整个班级的凝聚力。
因此,班(团)委的形成必须要采取科学、民主、仪式感充足的选举,尊重大部分同学的选择。第一,入学后的过渡阶段,充分调动学生为班级服务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毛遂自荐为班级负责人。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来确定适不适合。第二,严格按照校团委要求,鼓励学生自主报名竞选,竞选演讲,尊重同学们的选择,不记名投票,现场确定唱票、监票、计票员,并当场唱票,以完全公开的方式给与同学们主人翁感。第三,要创造选举的仪式感。比如选举的选票可以特别设计一下,并每张选票加盖团委公章,选举前全体起立唱团歌等,这些都能树立起选举与被选举的庄重仪式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2、把握班级的大方向,给予班(团)委较大的自主权
班(团)委成员入职之初工作热情高涨,但个人综合能力的不足客观存在,无法满足辅导员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要求。辅导员往往不敢撒手让学生干部独立处理一些学生事务,凡事亲力亲为。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干部的抵触情绪,一方面也打压了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
学生干部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核心,只有充分发挥班(团)委成员的潜力,才能更好的管理好班级。辅导员班集体管理的工作重心应放在组织建设,制定好班规班纪,把握好班级建设的大方向,明确可为不可为。班级管理的大部分事情交由班(团)委依据班规班纪自主处理。给予班(团)委较大的自主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自主组织本班学生参加比赛、参加文体活动。定期自主召开班(团)委会议,增强班(团)委队伍的权威性,由此增加整个班级的凝聚力。
3、加强班(团)委技能型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高职院校新生班(团)委成员个人综合能力的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作技能乏力,包括沟通交际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公文写作能力等等。在给予学生干部较大自主权的同时,还应组织班(团)委成员集体学习充电。
一是利用班(团)委会时间,进行常见工作软件的培训,包括word,excel,ppt等,并加强学生干部关于会议记录、活动倡议书等公文写作的学习。二是对班(团)委成员进行党课团课学习,利用学习强国APP,“青年大学习”等微课堂,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增强对学生干部的政治导向。三是鼓励班(团)委自行组织、策划、实施各项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干部的沟通组织能力,实现实践育人。
五、经验启示:
第一:班(团)委成员的选拔要避免辅导员个人情感干扰,善于发现综合能力突出的学生,鼓励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尊重学生选择,增加选举过程中的庄重仪式感,提供给学生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举。
第二: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规矩的制定,明确学生不可为的高压线。将班级事务的管理权下放给学生干部,加强学生干部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中的核心地位,充分挖掘学生干部的潜力。
第三:正确认识学生干部能力的不足,承认学生干部的可塑性。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培训,给予学生干部充电的机会,并充分利用实践育人,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升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