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黎雪云
[导读] 观察是学生作文的基础,也是作文内容具体生动、真情实感的前提。

        黎雪云
        广西梧州藤县象棋镇中信小学     543300
        摘 要:观察是学生作文的基础,也是作文内容具体生动、真情实感的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认真观察,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及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为写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引导观察;能力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种心理品质,是在成长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在观察中增长知识,对问题与知识要进行深入了解与探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技巧与方法,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进行练习,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一、引导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性
        人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的是通过观察而得到的,这也是为何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目的之一。观察是通过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接受信息来进行的一种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性。为了避免学生自发的随意观察,教师要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在学生观察之前提示出观察的要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了解自己所面临的观察任务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进行全面观察。如对一幅风景画的主要风景或某一个背景细节要作为重点来观察;在参观普格县“螺髻山温泉山庄”时,要引导学生明白参观温泉山庄的目的,包括观察温泉山庄的风景,来温泉山庄游玩的本地、外地游客的言行举止等,即要加强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迫使学生知觉地选择服从观察的任务。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想别人没有想到事情。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观察与生活中去,从而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慧,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东西而来,这样,得到的知识才牢固”。我在教学中发现,小学生的感受力比较差,但是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好奇,也很想弄过究竟、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也有富有幻想的学生。所以,我按照我班学生的特点,结合读和写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我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着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我班学生因好奇而产生兴趣,因有兴趣而愿意认真观察。只要学生主动地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热爱生活、熟悉生活、观察生活、反映生活,就有利于对周围的人事景物时时处处留心观察,但对有意义的或较复杂的事物,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定点、定向观察。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开放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知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看到,听到、想到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进行独立地思考、分析,亲自发现事物的本质及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逐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三、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观察习惯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一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复观察。“站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不一样”是《画杨桃》中很有借鉴意义的一句话,我就结合实例,告诉我班学生反复观察的重要性。反复观察就是要在观察的时候要有所改变,要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做到一次观察比一次观察得深入细致。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观察重点,进行自主观察,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比较、分析,探寻疑点,留心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多开展课外活动,还要时常提醒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从常见的现象中发现其独特之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察能力,但是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当学生形成自主观察的能力以后,就会对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处、实物的不平凡处,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还能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积累到写作的素材。
        四、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
        在作文教学中,我时常告诉我班学生,在我们的身边,经常有很多有趣、高兴、伤心、难忘的事情发生,而很多同学对生活不在意,也就没有用心去观察、思考、感悟,所以,就对生活中的很多新鲜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就是看到了也无动于衷。所以,我就指导我班学生要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留心周围的人事景物,并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久而久之,在写日记或写作文的时候就不会束手无策了。我曾有意识地安排我班学生写观察日记,如有次的题目叫《老师,我发现了》,我指导我班学生观察在我们身边的动物,如猪、牛、羊、马、狗、鸡、兔等,自己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我班学生通过两天的观察、思考及写作,等全班同学都交齐以后,我仔细批改了每一个学生的观察作文,并进行分析评比。我抓住学生的写作亮点及后进生所写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及鼓励,尤其是对那些有新发现的同学,特别提出来点评。通过分享观察作文,就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主动性,学生学习表达与交流。当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写出了很好的观察作文,还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及表扬,他们的心中感到无比的高兴,对观察事物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练习
         俗话说“学以致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其实也是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观察能力的培养一样如此。在进行了理论指导之后,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进行锻炼,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案例来让学生进行观察练习,比如让学生观察村边的小河,然后根据自已的观察结果写一段话出来。有学生就这样写:“小河真美啊,清澈、碧绿、恬静,令人神往。远看它是那样绿,绿得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近看它是那样清,清得可以看见河底那游动的鱼虾。夜晚,那弯弯的月牙倒映在清澈透明的小河上,是那样的美丽,又是那样的温柔。此时的小河更显得迷人。”这段话写得非常传神,也足见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不仅仅在白天,还有夜晚的景象,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的时候要多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将自己看到的事描述出来,以实现观察能力的不断进步。
         总之,“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小学生认识人事景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基础。没有观察力,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专心致志地观察,认识所观察到的人事景物。学生只有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和了解,才能写好观察日记,为写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筱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观察例谈..上海教育科研,2009(07).
[2]连向灿,吕月英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认识水平.云南教育,200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