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 蔡毓昕
[导读] 面对新课改教学背景,如今的高中化学教育中

        蔡毓昕
        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   637100

        摘要:面对新课改教学背景,如今的高中化学教育中,实验教学地位显著。作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化学实验中,学生亲自操作,加深知识印象,形成学生自己的理解。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学习知识,形成学习兴趣、探究意识,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本文将以高中化学为例,分析高中化学教育中,探究教学的思路、方法,旨在为高中化学实验教育提供更多帮助。
        关键词:探究教学;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思路

        前言:对于人类世界的发展来说,化学实验是很重要的活动,能够帮助人类认知物质世界,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新物质、新文明的重要途径。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实验部分十分重要,是新课改的重要构成。当前新课改视角下,教师使用实验探究方法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热情。教师需要做好化学教育设计、研究,探究新时期背景下的化学教学思路和方法,提高教育有效性,保障教学质量。
一、探究情境调动学生探究学习兴趣与热情
        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是,化学实验探究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生不再像过去一样被动学习,被动听讲,观看教师操作[1]。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设备,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知识,感受实验重要性与意义,转变了学习态度。学生不再被动学习,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知识,探究化学内容。
        如果高中生缺少化学实验兴趣,即便学生亲身参与了实验,也无法建立深刻的理解、深刻的印象。所以化学教育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实验兴趣培养工作,使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设置情景,使学生产生学习热情。现实生活和化学有着密切联系,化学教师充分利用生活经验,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生活现象解释能力。
        比如在讲解氯气性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看一战时期英国与德国战争中使用的黄绿色气体视频,只见士兵吸入黄绿色气体以后咳嗽、胸闷,最后死亡。看完视频以后,教师提问:如果周围有氯气泄漏,我们应该如何逃生。为什么氯气有毒,人们却使用氯气消毒处理自来水。此时学生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有的学生说可以喷洒石灰水,有的学生说使用湿毛巾堵住自己的抠鼻,还有学生说跑到高处。学生在讨论中形成了探究积极性、探究热情。随后教师组织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氯气,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建立深刻印象。
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将验证实验变成探究实验能够更好的体现化学实验教育的创造价值、探究价值。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动手实践操作,能够完成科学家探究方法、探究过程体验,得到成功的喜悦和探究的乐趣。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找准定位,做好教学指导[2]。实时巡视学生实验状况,为学生提供必要性指导与帮助。实验中观察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观察需要思考。所以学生在实验中处理问题需要具备观察能力。


        如在学习鉴别甲苯、乙烯、苯溶液的时候,常规方式为将溴水加入到上述三种溶液,此时溴水褪色了的是乙烯溶液,另外两个是甲苯和苯,随后继续辨别。当然也有学生选择使用酸化高锰酸钾进行操作。能够让高锰酸钾快速褪色的溶液是乙烯,褪色速度比较慢的溶液是甲苯,无法褪色的溶液是苯。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自行操作,亲自实验,观察实验。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了解了实验现象,增加了实验理解,完成了知识分析与学习,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
三、延展实验活跃思维
        通常情况下,实验都是化学教育中最好的方法。创新思维具有独创性、求异性、灵活性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灵活性。思维灵活才能提高问题解决意识。高中阶段知识比较复杂,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思维问题,形成知识深度理解。思维本身十分灵活,从局部知识到综合知识,再从综合知识到局部知识,学生全面分析、灵活分析。另外创新思维迁移能力强,学生在举一反三中发散思维,延伸知识理解,而这对于学生提出了较高的思维能力要求。高中生需要用实验技能、所学知识在推理、联想、分析以及想象中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思路。在验证试验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3]。
        比如探究乙烯性质的时候,学生将乙烯加入到溴水以后能够看到此时溴水开始褪色,部分学生认为乙烯可以让溴水褪色,当然也有一些学生表示,不一定是因为乙烯才导致溴水褪色。一些学生认为制取乙烯的过程中会出现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让溴水褪色。学生在讨论中形成思维活力,学生产生了探究热情、探究向往,自行设计实验,检验乙烯性质,学生在实践中分析是什么导致了溴水褪色。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完成了知识学习,达成了预期学习目的。
四、探究实验教学注意事项
        首先教师必须明确实验目的,不能让题目的范围过大。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过大的范围会导致探究方向变得模糊,过小则导致实验变成验证实验,毫无吸引力。
        其次教师需要精心组织试验,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情况构思实验。对于实验的哪些部分可以交给学生,实验中什么时候可以允许学生讨论,学生在什么时候总结问题,需要教师心中有数,绝不能随意设置。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适当鼓励、点拨与引导,以免学生丧失兴趣和自信。
        最后教师需要倡导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用开放性探究活动,不再像过去一样一味的追求结果或是过程。教师需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实验的设计者、实践者、操作者。学生亲身参与实验的设计流程,思考总结与观察,成为实验探究人,才能将知识变成学生的能力。
结语:面对新课改背景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过去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师需要重视实验教学过程,创新实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配合情境教学方案,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探索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利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原有实验中延展实验、延展知识,形成深刻印象、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钟晓媛,王晶.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安全教育内容的设计及教学建议[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17):21-25.
[2]王丽英.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75.
[3]赵伟伟,李飞平.浅谈高中化学与生物实验仪器改进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