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家校沟通桥梁 推动幼儿全面成长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周思妤
[导读] 本文简要阐述了家校沟通下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周思妤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河海幼儿园 213000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家校沟通下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然后具体探讨了家校沟通的实际方式,通过定期组织家长会、加强家校交流、增加家访次数、增强家校沟通意识等,搭建家校沟通桥梁,以此推动幼儿的全面成长,为教师提供充分参考。
        关键词:家校沟通;幼儿成长;全面共育

        引言:现阶段,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长与教师相结合,共同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使其两者之间相互配合,可为幼儿提供健康的成长空间。为此,教师与家长应当进行及时的沟通,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实际状况,通过各种方式,可加强家长与教师间的联系,时刻关注幼儿的成长,以此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家校沟通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家校沟通在幼儿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家长与教师的教育直接关系着幼儿的发展,幼儿的教育是教师以及家长共同的责任,家庭与学校对幼儿的成长阶段最为关键。为此,加强家长与教师间的沟通,在教师对幼儿教育的同时,家长应当积极配合,并与教师进行多次的交流,可更好的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中以及在家期间的不同状况。同时,在幼儿的教育中,应当让家长与教师进行良好的合作,促使幼儿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避免出现一面紧、一面松的现象,造成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其思想容易出现偏差,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由此,教师应当完善对幼儿的教育工作,在家校沟通中,不断增加其沟通的方式,定期与家长展开充分的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的状态。同时,也让家长掌握幼儿在幼儿园期间的表现,有利于教师对幼儿提供相应的引导,改正幼儿的不良习惯。家长与教师的共同教育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思想,感知正确的事物。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可使其对事物的好坏进行准确判断,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幼儿的良好发展。此外,在家校沟通中,可促使家长对教师更加信赖,重视幼儿的教育,并且,在沟通中,双方应当相互尊重,对幼儿的成长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推动幼儿的全面成长。
2家校沟通的具体方式
2.1定期组织家长会
        在幼儿成长阶段,应当不断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加强家长与教师的合作,相互补充、相互交流。为此,教师应当定期的组织家长会,与家长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并提出解决办法。在家长会中,教师需先向家长汇报幼儿近期的表现,包括幼儿的优点以及要改正的问题,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在此期间的具体情况,有助于家长根据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与教师展开充分交流[1]。随后,针对幼儿的问题,可与家长进行充分的讨论,不断探索较为适宜的解决方法,能够对幼儿起到良好的帮助。同时,结合幼儿不同的特点,可展开分别探讨,在根据幼儿具体问题时,其他家长可介绍自己的有效经验,提供良好的参考。对于教育幼儿的方法进行共同的研究,可为幼儿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

并且,由于家长的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可根据家长的教育方法,为其进行有效的指导,为家长提供相应的方法,促使教师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展开教育,在幼儿回到家中,家长可对其进行督促,有助于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配合更加完善。
2.2加强家校的交流
        在幼儿的成长阶段,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同等重要,由于在幼儿园期间,教师需管理多个幼儿,可能会造成部分的疏忽。为此,家长要更加重视幼儿的成长,在幼儿出现问题时,应当及时与教师沟通,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由教师和家长共同解决幼儿自身的问题。例如,在幼儿的知识教育方面,幼儿在幼儿园期间需不断认识新的事物,为幼儿的小学阶段打下坚实基础,通常教师会向幼儿讲解基础内容,使其掌握。教师在教授幼儿知识后,会为其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以巩固幼儿对知识内容的把握,当幼儿回到家中,家长需督促幼儿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辅导。同时,教师应当建立家长的微信群,每日在群中发布为幼儿布置的作业,有利于家长对作业的内容进行了解,可更好地监督幼儿完成作业内容。教师在上课时,对幼儿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表扬,以此可有效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在家长的配合下,促使幼儿高效的完成课后作业,提高幼儿的知识水平。
2.3增加家访的次数
        家访也是家校沟通的方式之一,由于部分家长的工作较为忙碌,未能与教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因此,教师可采取家访的形式,由教师到幼儿的家中与家长进行深度沟通,了解幼儿的实际状况,不断加强对家长联系,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在家访过程中,教师可对幼儿的家庭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在日后对幼儿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并且,通过家访,教师可具体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具体状况,并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明确对待幼儿的教育方法,制定合理的教育内容,可对幼儿的成长具有良好的帮助。另外,家访时,教师应当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技巧,重视家访的内容,可有效加强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准确的把握幼儿的实际心理想法以及其特征,以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2]。
2.4增强家校沟通意识
        幼儿时期的教育较为关键,由于在幼儿阶段,对事物的认知不足,未能形成正确的思想理论,对一切事物充满着好奇,在该阶段对幼儿的教育,能够更好地使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促使幼儿拥有健康的心理。为此,在幼儿阶段,应当不断加强家校沟通,提高家长与教师的意识,使其认识到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并不断转变家长的观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家长在幼儿的教育中,能够更加重视,而不是仅仅教师一方的责任,家长与幼儿的接触时间相对较长,也是幼儿最好的教师。因此,在幼儿时期的教育中,家长占据较为重要的因素,应当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两者相互配合,并且,不断创新家校沟通的方式,将其落实到实际的教育中,以此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幼儿时期,加强家校沟通对幼儿具有较大的帮助,使其正确认识新事物,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同时培养幼儿的良好的习惯。为此,搭建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桥梁,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断完善沟通方式,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全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学林.农村幼儿园“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J].发展,2020(03):96.
[2]胡佳怡.家校合作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20,7(20):194-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