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婷
梅州市五华县第三幼儿园 514400,
摘要:教师经常会举办一些区域性活动,通过区域性活动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但是幼儿还不具备独立生活、独立学习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区域游戏当中必须要做好指导工作,让幼儿有序地完成活动内容,并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幼儿的行为举止。本篇文章围绕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展开了论述,探讨了具体的指导性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有效性策略
引言:
幼儿园区域活动所培养的不仅是幼儿的科学文化修养,还包括幼儿的个人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独立性,让幼儿在区域活动当中有所成长。大部分幼儿都非常的活泼好动,部分幼儿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同时幼儿的认识能力有限,不能学习一些复杂的知识,因此,在幼儿教育活动当中教师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做好区域活动的指导工作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幼儿在实践当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一、积极开展一些常规性的区域活动,拓展幼儿的生活视野
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教师要做好活动的选择工作,活动难度不宜过高,同时也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幼儿对游戏的熟悉感,同时也能够提升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的区域实践活动,同时做好活动引导性工作,可以让幼儿将学习到的知识落实于实践,进一步加深幼儿的理解和记忆。例如,用餐时幼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在这方面也有许多的餐桌礼仪,也有对应的风俗习惯,而这些是幼儿需要掌握的。所以,教师可以以用餐作为教学载体,积极开展区域活动。例如,在幼儿用餐时,教师就可以为幼儿模拟不同的用餐场景,例如在星期一的时候营造西餐厅的用餐氛围,从而给幼儿拓展西餐厅用餐的一些知识。通过不断的创设新的用餐情景,可以让幼儿了解到不同就餐方法,从而让幼儿养成一定的餐桌礼仪,养成文明用餐的好习惯[1]。
二、将区域活动和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幼儿对知识进行深度的拓展
区域活动可以和幼儿的学习活动充分地结合起来,以学科作为载体开展的区域活动,更具有价值和意义,能够提升幼儿的科学文化修养,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做好自身的引导性工作,引导幼儿朝向跟深层次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将区域活动和用了科学教学充分的融合起来,通过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科学问题,去分析科学现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科学小实验为主的区域活动,在教学《沉与浮》这个科学小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开展对比性试验的区域探究活动,通过让幼儿进行对比性的沉浮实验,一步一步地引导幼儿掌握物体沉浮的规律,通过对比和分析把握物体沉浮的条件。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做好对应的引导工作。首先,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完善的实验材料,铁块、积木、铅笔、纸片,这些材料都具有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沉浮的条件是和物品的重量以及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教师还要引进一些和一般沉浮规律相违背的材料,例如鸡蛋,因为一个鸡蛋的重量要远远大于铅笔或者是积木,但是为什么他可以浮在水面上呢?通过这个不常规的材料,就可以引发幼儿思考,引发幼儿去探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此之外,要是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食用盐或者是糖,让幼儿放在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让幼儿和其他的物品进行对比,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现象,这一种现象也是属于沉浮现象吗?来拓展科学学习的范围,让幼儿了解到沉浮知识和溶解知识的区别,通过相互之间的对比,来引发幼儿的探究,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幼儿发掘新的知。
三、不断创新区域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在区域活动当中,幼儿教师还要不断地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这样可以让幼儿对区域活动始终保持着浓烈的兴趣,让幼儿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而这也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引导。例如,除了一些常规性的区域活动以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新型的区域活动,例如以前的信息技术为载体,给幼儿播放故事或者是动画片,随后再让幼儿根据动画片以及故事的内容,将其转变为话剧,以小组的形式演绎出来。这种类型的区域活动对于幼儿而言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必须要从旁进行语言或者是动作等方面的指导。例如,幼儿所表演的是《小红帽》这一个话剧,那么在排练的时候,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幼儿在说话的同时要做出对应的动作,例如大灰狼在扣小红帽门的时候,扮演大灰狼的角色就需要做出对应的动作。通过在区域活动当中对幼儿进行引导,可以让幼儿对区域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团队协助精神[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区域活动当中教师必须要做好指导性工作,这和以切实的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骆艳华. 浅议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有效性[J]. 天津教育, 2019, 000(011):163-164.
[2]黎燕. 幼儿园科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现状与思考[J]. 教师教育论坛, 2018, 31(002):P.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