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其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张小玲
[导读]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如何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成为了摆在教育界和幼儿园面前的重大课题,

        张小玲
        (靖西市第二幼儿园,        广西 533899                )
        【摘要】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如何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成为了摆在教育界和幼儿园面前的重大课题,从根本上来说,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途径,是保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不论是幼儿园,还是我国教育部门,都应当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就我国当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来说,整体上处于一个高于平均值的水平,但是其中不乏低教龄、低职称的教师专业发展不足的情况,因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目前来讲并不十分完善,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提升,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便首先分析了当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并根据此,重点阐述了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为业界同仁带来更多切实的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提升策略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一)师德理念存在问题
        通常来说,教龄低或者职称级别比较低的教师在是的理念方面较弱,对于保教认知、保教态度、儿童观等方面的专业性也相对较低,这一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教龄低或者职称级别低的教师,参与到教学的时间不长,因此教学经验少,专业性欠缺,对待幼儿教育这项工作还没有深刻的认识,脑中所具备的教育观念和师德理念更多来源于理论知识,且这些理论知识还没有机会完全付诸于实践。
        (二)专业能力水平存在问题
        幼儿园中教学时间比较长的教师,通常来讲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同时也掌握了更多专业性的理论知识,理论和实践有了巧妙的结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能不断积累经验,将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结构进一步完善。同时,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入手进行设计,对幼儿的评价更加客观且全面。但是教学年龄较短的教师,比较缺乏这种实践经验,而且对儿童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活动的理解更多比较片面,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和体系,开展的教学活动存在较多漏洞,而且在教学之后没有进行深刻的反思。
        (三)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不清晰
        研究数据显示,相比于其他层次的教师,幼儿园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不清晰,且缺乏相关的理念和意识,对自己在不同阶段的专业发展特点不能做到清晰的掌握。一些幼儿园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比较消极,对个人的发展不上心也不尽力,这种情况除了教师个人的想法还有工作压力大、家庭琐事缠身等方面的影响。另外,研究数据也明确显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度以及资金支持等都不完善。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策略
        (一)加强政策、资金等的支持
        第一,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学习共同体,该团体组织的建立,需要各方人士的帮助,比如高校教师、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幼儿园园长、园内骨干教师等。

学习共同体在实际落实的时候,划分为三个主要层次:首先是区域核心小组,这一个团队负责的主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论、思想理念等;其次是区域教研支持小组,将教师的实践能力发展,以区域教研的方式进行有效提升;最后是园际学习共同体,将各个幼儿园联系起来,达成有效的合作,园所之间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这样可以让教师在更加真实的平台上进行实践,促进专业发展。第二,将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逐步完善起来,为教师将来的学历提升和专业学习带来更加有效的渠道。政府教育部门需要从制度方面,对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带来更多帮助,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学历层次。
        (二)建立园本支持体系
        第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园本制度需得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优化,让教师专业发展能够具备坚实的物质和制度保障。教师专业行为的规范,以及专业发展能力的促进,需要幼儿园设计和制定更加合理化的制度标准,只有科学的制度,才能让教师在幼儿园内的工作具备更优良的环境。另外。教师专业发展的差异性评价和激励制度也需要进行完善。第二,幼儿园内教师分层培养的计划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这样可以让教师专业发展更具有目的性。在对教师进行分层培养之前,需要从不同教师的职业状况入手,将教师的培养分成三个主要阶段,分别为:适应期、稳定期、突破期。适应期阶段,要把重点放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上,使其可以尽快融入到幼儿园的工作当中;稳定期阶段,要把重点放在教师专业能力和施教水平的提升上,为其创设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突破期阶段,要将重点放在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突破方面,为其提供和名师共同体发展的机会。
        (三)培养教师个人能力
        第一,教学监控和探究能力,教师不仅要担任教育者的角色,更要成为研究者。这部分能力的培养是以实践为主要的方向,从真实的问题着手,帮助教师有侧重点的解决专业问题。同时,将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教师可以专业化的解决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注重培养教师个人的研究能力。第二,实践反思能力。这项能力的培养,能够让教师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和认识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使其专业认同感不断增强,自我效能感有效提升,可以让教师对于自身专业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知,用比较专业化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教学活动。
        三、结语
        整体来讲,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学前教育已经有了比较突出的进步,幼儿园中的教师人数和规模也在逐年增多,这除了与幼儿园扩大规模有关,也和中小学富余教师转岗有关,幼儿园教师除了数量增加,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与目前幼儿园重视教师素质和能力是分不开的。但即便如此,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在专业发展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城乡差异较大等,另外,我国今年来实施“全面二孩”的政策,这让幼儿园的社会压力骤然增加,也对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的质量与教师专业能力息息相关,我们只有关注并解决当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进步,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颖,崔玉平.科研参与能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吗        ——基于教育科研素养中介作用的实证检验[J].教育经济评论,2020,5(03):57-74.
[2]李洪屏,陈全银.政校园协同创新模式下民办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4):81-85.
[3]谢梦怡,张新立.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策略——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0):114-119.
[4]李冉冉.幼儿园教师素养及其提升策略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2):137-138.
[5]田强强.幼儿园教师素养及其提升策略的研究[J].科技风,2018,(13):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