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优化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上官小庆
[导读] 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数学教育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上官小庆
        梅州市五华县第三幼儿园,514400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数学教育占据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如何优化幼儿园数学课程,引发了幼儿教育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幼儿数学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以将课程游戏化模式融入幼儿园教学中,有助于促进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课程游戏化可以激发幼儿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从而抓住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本文将具体讨论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重大意义与具体方法。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数学教育;幼儿园

        数学最早产生于劳动生产活动中,与人类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启蒙场所,幼儿园中的数学教育无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习数学是一个锻炼抽象思维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学习如何拓展思维方式,所以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开展游戏化教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通过课程游戏化可以增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对提高幼儿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加深幼儿对生活的理解认识、促进幼儿思维习惯的养成、增加幼儿学习的自主性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1.1加深幼儿对生活的理解认识
        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可能会使幼儿对数学知识缺乏学习的兴趣,但是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开展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地优化教学内容,极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果。游戏化的数学教学,也可以极大地增加幼儿对日常生活的理解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游戏化的数学知识又回归于生活,这一来一回,便极大地加深了幼儿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开展游戏化教学,使教学内容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可以使幼儿通过观察等感官方式去判断并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这样育人为本,以幼儿间接经验为主,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化利用数学去解决生活情境中的一些真实遇到的问题。
        1.2促进幼儿思维习惯的养成
        经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大脑高速发育的时期,也是幼儿发展思维能力的关键期。而大脑与智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在早期教育中,对幼儿思维的开发和思维习惯的养成和智力发展有特别重大的作用。所以若在这个关键期幼儿园通过课程游戏化促使数学教育的完善和多样,实行合理有效率的早期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促使幼儿思维习惯的养成,还可以提升幼儿的智力水平。


        1.3增加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目前为止,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会侧重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强调幼儿获取间接经验,较多地考虑幼儿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反而缺失了对幼儿自主能力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考量。所以素质教育下的课程游戏化,可以使教学目标更具有意义,更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样才是全面的教育,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站在幼儿的角度制定教学的内容,以课程游戏化的方式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加其自主性,使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游戏化的课程以启发激励为主,更多的寓教于乐,解放孩子的头脑。不仅促使教学任务更有效率地完成,也可以提升对幼儿素质的培养的质量。
2.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实现课程游戏化的具体方法
        2.1利用多重感官游戏化教学
        幼儿教师可以使幼儿利用眼手鼻口耳等器官,通过游戏刺激幼儿运用听说动等多重感官,更好地增加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引进钓鱼玩具开展活动课程,对幼儿说:"宝贝们,你们今天是可爱的小猫咪,看看你能钓到多少条鱼?"幼儿立刻会被新鲜的玩具吸引注意力,当幼儿拿起钓杆开始钓鱼时,就很好地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而幼儿的眼睛追随玩具小鱼的移动,也很好地锻炼了幼儿的视力。教师这时提问:"同学们钓到几条了?"幼儿会回答"1"条。当幼儿再钓起一条鱼,教师再提问:“那同学们,这条加上刚才的一条一共有几条呢?”幼儿回答"两条"。第三条时引导幼儿说出"两条鱼再加上一条鱼等于三条时"以此类推,让幼儿仔细数钓到鱼的个数,既锻炼了幼儿的计数能力,又可以很好地提升孩子基础数学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2.2结合日常情景进行游戏化数学教学
    结合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情景进行数学课程游戏化,可以使幼儿更好地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很好地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这样一个小游戏,告诉幼儿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个小商人,谁愿意当小商人啊,让孩子们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拿出铅笔橡皮尺子教具小方块等实物充当“商品”,然后用一些小纸片写上“1元”“5元”“10元”等充当买东西的货币。小组的成员可以轮流当顾客和商人。充满了趣味性的商人小游戏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而且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在货币交换商品的过程中,寓教于乐学习了基础数学知识,也为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奠定了基础。
3.结语
        幼儿园根据幼儿自身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课程游戏化将数学知识以更亲切更自然更放松的方式更好地融入生活之中,从而使幼儿能更好地发挥、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开发幼儿的智力。众所周知,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础性活动,所以教师要为幼儿创造条件,通过智力游戏、结构游戏、情景实操类游戏等,利用多重感官更好的开发和挖掘出潜在的教育因素,使幼儿数学教育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更加优化,更加贴合生活,可以使儿童潜移默化受到更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虞永平. 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路径[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15(3):4-7.
[2]丁月玲.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 2015, 000(012):64-66.
[3]谢玉萍, 陈爱萍. 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研究[J]. 早期教育, 2002, 000(01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