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
利川市思源实验学校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它集思想、情感、道德、人文于一体,充满了故事性、生活性、实用性,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流工具,是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审美及情感发展不可缺少的综合知识内容。作为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本着以学生思想、情感、知识素养等全面发展为目的,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发挥语文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德育和人文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的一切学科中,最能培养学生情感的就是语文。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研究、筛选的文质兼美、感情丰富、故事性强、育人意义深远的课文,这对正在成长发展中的初中生来说,符合他们的学习需要和成长需要。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学习能力,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让他们对语文学习带着一种爱和兴趣,充分体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价值和灵魂,让学生愿学、好学语文,从而提高学生情操。
一、语文教学中德育培养的涵义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教材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初中的语文教学层面较多,但教师还是要以文字来解说其中的道理,以此来传递道德教育信息,并把道德教育同语文的听、说、读、写相结合,逐步的融会贯通。德育培养的涵义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按着一定的方法进行长期的德育教育与德育训练的过程,德育培养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初中的语文德育培养包括两个层面:首先是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这是对学生进行培养培育的一个过程;其次是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教育从而使特定的素质得以形成、得以发展的过程。这两个层面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德育培养中应该给予重视。
二、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方法
(一)运用教材,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课本中的所有课文,都是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认识水平、学习需要,通过研究筛选设计的,这些课文不但有深厚的人文教育,有尊重人、重视人、爱护人、关心人的特性,更有最根本、最基础的文学性,能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增长知识、见识,学会爱人、敬人,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情操和情商。可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下,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内容,更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把学生当成一个学习的机器,在题海中和死记硬背中,机械式的复习、训练,重在学生成绩的提高。这样是提高了一部分学生的成绩,可是除此之外,学生不会跟人交流、不爱护同学、不尊重教师、父母,对任何事情缺少一种情感的注入,缺少一个初中生应有的综合素质。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重视教材、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素材,用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案例,用每篇课文的指导意义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提升他们健康的情感素质。
在新课改的实施下,初中语文教材也在不断改革和丰富中,课文内容除了一些简单的记叙文,有了声情并茂的经典作品,如《背景》《济南的冬天》《观沧海》《散文诗两首》《天净沙·秋思》等,无论是现代散文,还是古代诗歌,都一定程度或明或暗地蕴藏着深厚情感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感情因素,不但能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通过一定情境刺激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自己的体验,陶冶学生的品质和情操。
(二)运用阅读,进行情感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不能忽视的恐怕是阅读。阅读不但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而且还能开拓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提升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让学生做一个有情商有智商的人。同时,阅读还能大大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增进学生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语文课本中的一些阅读材料大多是一些经典的文章,有作者不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认识、作者的思想活动,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促进学生处事为人的能力。比如,《祈求》《破碎的美丽》《谦卑的人有福》《轻轻地抱住母亲》等。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有效阅读,通过阅读材料中思想、情感、生活、认识等,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知识积累,从而让学生站在巨人肩上,看得更远,想得更远,有效提高学生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情感教育、知识教育,有效完成初中语文教学。
(三)运用写作,进行情感教育
写作和阅读一样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知识提升的主要渠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可能知道在知识传递的同时,教师要通过教学策略,内容设计,选择融入情感教育,在课堂的交流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内心情况、学习需要,有针对性的施教。可是大多数学生不会直接给教师吐露心声,所以,很难让教师走进学生的世界,融入其中,实施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思想情操。而写作是学生比较自由的活动,他们在写作中往往可以抒发胸臆、表达思想,呈现真实的自己。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写作,通过学生作文了解他们的内心。比如,他们的爱心、兴趣、梦想、学习情况、交际能力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情感认知水平,进行有效的引导、指点,帮助学生提升对事物的认识,对是非的判断,对错误的认识。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作文进行宣泄和抒发内心,教师通过作文促进对学生的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的困惑和不开心的事情,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与学生做朋友。这对语文教学,还是对学生的情感价值、道德情操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素质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需要教师能够有效运用教材、阅读、写作等这些情感因素,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与情感认知,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桃英.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内容与方法[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8(6).
[2]左江红,邓湖花.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情感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