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五年级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陈佳
[导读] 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我国多个行业有广泛应用,教育事业也开始全面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
        陈佳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 合水小学
        摘要: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我国多个行业有广泛应用,教育事业也开始全面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在现阶段新课程教育背景之下,高效课堂的打造成为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中所关注的重点话题,同时,高效课堂也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通过将音频、图像以及文字向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愉悦,将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应用,可以有效起到促进高效课堂构建的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构建
一、互联网技术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起到的促进作用
(一)扩展了语文课堂教学信息量
        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而言,其以网络数据库作为教学资源,使得可以调动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较,互联网技术融入到课堂之后,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传统的语言文字,也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有利于学生自主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二)有利于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正处在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小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有充分了解。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优化创新,通过展示一些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更加趋向于完善,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从而实现了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持续性提升。
二、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展示视频内容,活跃课堂氛围
        对于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之所以一部分教师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归根结底与其不重视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有直接关系,这也使得很多学生的课堂融入性较差。在对五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现阶段的兴趣趋向有一定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从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合理应用,从而营造出更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可以尝试将一些教学内容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为学生带来多层感官上的刺激。例如,教师在讲解五年级下册萧红的《祖父的园子》一课的时候,由于很多学生并没有亲眼见东北农村的院落,对这一场景了解较为片面,教师如果只是应用口述讲解的方式往往很难使学生有具象化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东北农村院子的景象,篱笆上爬着结谎花的倭瓜秧,院子中搭着黄瓜架、豆角架、柿子架以及葡萄架,种着大白菜、小白菜、水萝卜、青萝卜、胡萝卜、茼蒿、茴香、臭菜、香菜等形形色色的蔬菜,这也丰富了学生自身的想象力。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学生思维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正处在思维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阶段,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选择。在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背景之下,教师可以将语文课堂知识与学生现阶段实际生活进行连接,通过这种方式来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课文,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得到了有效扩展。同时,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对重点内容进行突出展示,充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便捷性,拓展学生思维广度。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五年级上册《白鹭》一课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白鹭飞翔、在溪边饮水以及独钓时的图片,让学生对白鹭有更加具象化的了解。当学生已经可以熟读并且背诵这篇课文之后,教师要向学生提问:“这篇课文向我们阐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呢?”这时候学生都会陷入到思考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但是又往往容易被忽略的画面,如清洁工阿姨顶着寒冷清扫街道、交通警察冒雨指挥交通、农民满头汗水弯腰插秧等等,为学生讲解:“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画面,而白鹭也是一种相对常见的鸟类,但是对其进行细致观察便会发现白鹭具有一种别样的美,人们经常容易忽略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感。”
(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外知识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虽然自主学习意识较差,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也使得知识点的展示更加直观,很容易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也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将多种信息整合到了一起,使得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有效拓展,有利于学生对社会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五年级上册《搭石》一课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人们在溪涧中搭石成路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家乡这样一群淳朴的人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最为朴素的情感。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布置与之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留用互联网技术自行搜索一些与“搭石”有关的资料,从而实现深化学习。
结束语
        总之,在现阶段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之下,教师在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语文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学生现阶段的兴趣取向以及接受能力有充分了解,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革优化,通过多重感官刺激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何坤德.浅谈"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51-52. DOI:10.12241/j.1009-7252.2020.01.026.
[2]吴晓燕.合理运用微课,构建高效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8,36(36):123-12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6.079.
[3]黎淑媛.巧用教育云平台,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初探"互联网+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7):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