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的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熊琼
[导读]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学活动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并且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的提升
        熊琼
        利川市民族实验中学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学活动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并且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就针对初中语文展开论述,分析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然后立足于当前教学实情,剖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了加强情感教育的措施方法,希望可以给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积极作用;措施方法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初中语文整体教学活动在新课改的刺激下有了一定的转变,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但是对于新课改所提出的情感培育方面的要求,目前落实的并不显著,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还处在比较初级的层次,未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素养,这样无疑和新课改的要求出现了违背。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就应该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积极意义所在,加强对教学活动的创新优化,将情感教育贯彻其中。
        一、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从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实情来看,情感教育的开展落实并不理想,其根本问题就在于教师对于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在部分教师心中认为,情感会随着学生的成长而逐步形成,因此不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花费太多精力对其进行引导,重点应该放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这种认知虽然不能算错,但是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对情感教育不重视不仅仅存在于教师这一方面,学生方面也存在不重视的问题。初中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对于情感的表露都处在羞于启齿的阶段,这就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不想表露情感,不愿意表露情感,给情感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教育方法不当
        情感教育主要是对学生情感素养进行引导培养,而情感不同于理论知识,其本身就是比较抽象缥缈的,没有实体,也没有衡量标准,这就造成了把握上的困难。具体来说,新课改要求教育活动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但是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不少教师还是千篇一律地采用语文课文教学的方式,通过讲读向学生传递课文中蕴藏的丰富情感。在这样单一、无趣的教育方法下,自然不能引起对于情感教育的关注,也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情感。加之学生本身对情感表露存在一定抵触,如此无疑就造成情感教育流于表面,未能深入。
        (三)局限课堂教学
        情感的教育培养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在潜移默化中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渗透,让学生逐渐受到感染,在情感上实现共鸣,并且表露出来,不断提升。但是从目前情感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局限于课堂教学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不少教师仅仅是利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展开情感教育,这样想要取得较好的效果显然是不可能的。单纯从书本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样容易让学生对情感形成一定的认识偏差,而且课文中的情感比较抽象和高层次,和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生活实际都存在出入,这样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情感教育走向偏差。


        二、新课改背景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融入
        (一)对情感教育加强重视
        重视程度的不够导致情感教育的开展落实不高效,而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不重视的问题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因此,要对情感教育加强重视,不仅仅是教师自身要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上形成重视,更要引导学生对其形成重视,如此双管齐下才能保证情感教育取得预期效果。在教师这一方面,教师自身一定要就新课改中对于情感教育的具体要求进行深入详细的解读,了解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主观意识上重视起情感教育。然后,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比如针对《傅雷家书两则》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文章主题情感就是父亲对于儿子的关爱之情,也就是父子情。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就需要注意对情感教育进行融入,可以在课前设计一个“真心父爱”的环节,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让他们说一说父亲做过的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个体验环节,即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儿子”,在收到父亲这样一封信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情感感受。如此,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必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现自身情感素质的提升。在学生这一方面,则需要教师对其加强引导,让学生正视各种情感,并且勇敢的表露出来。比如还是在对《傅雷家书两则》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可以设计一个“读后感回信”的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对自己的父亲写一封信,文章是否落名由学生自主决定。如此,一些羞于表露情感的学生,就可以在不落名的情况下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情感,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激发,长期坚持就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正视情感教育。
        (二)开展开放性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的开展不能局限在课堂教学上,还需要从课外开展一些情感教育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培养教育。比如,可以开展一个“我对XX有话说”这样一个班级作文大赛,让学生将自己对于XX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一封信的形式写出来,然后在班级中进行评选。如此,学生不仅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进行实现对情感的体验,也可以在别的学生的作文中对不同的情感进行体验,如此一来可以大大加深学生自身的情感素养形成。
        结束语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情感素养的提升,更可以丰富语文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效果的强化。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情感教育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视不够、方法单一等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情感教育的研究,从意识上引起重视,并引导学生加强重视。同时要对情感教育的方法进行多元化创设和灵活使用,并开展一些开放性的情感教育活动,确保学生情感素质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珊伊.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西部皮革,2016,(16):256.
        [2]张丽芬.刍议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策略[J].学周刊,2016,(31):165-166.
        [3]贾德全.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成功(教育),2013,(22):204.
        [4]胡华标.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才智,2011,(19):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