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温 柳
[导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从小学语文过渡到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过程
        温 柳
        梅州市五华县登畲中学   514451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从小学语文过渡到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过程。由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比较浅显,所以学生必须要在初中阶段适应逻辑结构复杂的语文学习,并且积累一定的语言知识,内化语文学习方法,而这一切任务和目标主要是通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实现。本次研究探索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通过对最新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研究,从中可以学习到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人文精神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基本的文学作品分析能力。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主体,其地位和价值永远都是非常高的。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学的逻辑性不清晰,知识面覆盖不全面,课堂教学气氛沉闷等等都是阻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因素,因此结合教育新思想和新策略,构建高效阅读教学课堂非常关键。
一、学生主动教师监督为主的语言积累教学
        学习语文的基础就是积累语言文学知识,语言文学知识在任何时候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基础,如果学生连文章中的字词句都不理解那么阅读教学接下来的工作就无法进行[1]。进入初中以来,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经过了小学六年的学习,在词汇量上面肯定已经非常成熟,完整的阅读初中阶段的课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现在的初中生仍然后很多字不认识,特别是一些音节对于学生来说更加是难点。
        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时,可以开展学生主动教师监督为主导的语言积累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去泛读一遍课文,在泛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者让认为自己最有可能写错的字圈出来,并通过字典查出读音后将其记录在笔记本上。随后开展通读活动,通读活动是学生大声将课文朗读出来,教师可以通过点名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通读的情况,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字词的记忆情况。最后是细读课文学生重新开始默读课文,但是要注意的是学生要动脑思考,课文后面生字表中的字词在文章中的意思,如果学生对这些字词不明白应该要将其标记出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问同学或者老师来解决。教师的监督作用除了对学生进行提问以外,还可以通过听写来进行,虽然听写是最传统和原始的语言知识考察方法,但是也是最有效的,在早读时候教师花上二十分钟为学生报听写,检查学生课后是否会去记忆这些生字词。
二、信息技术为指导的文本情境转化策略研究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发现,有的时候学生对文章并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学生面对长篇大段的文章立刻打起了退堂鼓。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来分析,初中生对文本类的资料的敏感程度,不如对媒体类的情境资料敏感度高,而教材中的课文都是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抵触的情绪,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在对文章非常熟悉的前提下,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将文本转化为媒体情境[2]。
        例如在讲授:《安塞腰鼓》这一课时,虽然本文的文字都体现了激昂激进的特点,但是学生对于安塞腰鼓这个文化艺术并不是非常熟悉,所以在阅读本文时学生仅仅只是认为安塞腰鼓和普通的鼓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导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提起对安塞腰鼓的兴趣。而且本文的文字也较多,要让学生阅读完本文分析文章的写作思维和顺序,积累文章的字词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有了信息技术就不一样,信息技术将枯燥的文本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视频或者图画,让学生能够看到安塞腰鼓的击鼓过程,看到击鼓前、击鼓中和击鼓后三个阶段的不同,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视觉上的享受。通过视频学生可以激发对安塞腰鼓的兴趣,了解到我国腰鼓文化的特殊之处,因此对课文的阅读兴趣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在后续对课文写作顺序和思维的分析上,信息技术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也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信息技术辅助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将会更加顺利。
三、开展教学互动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观察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喜欢一个人低着头阅读课文,并不会跟着教师的节奏去思考问题,换句话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会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不会主动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活动中来。但是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的教师单纯的设计一问一答式的互动过程,时间长了学生显然没有了兴趣[3]。但是如果互动的过程充满趣味性,让学生体验到了身心的放松,同时还获得了语文知识,让自己的成就感有所提升,这样的互动学生就更加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以教学互动游戏为主导的教学互动。
        例如在讲授:《最苦与最乐》这节课时,本文作者通过辩证分析的方式在课文中对“苦”与“乐”二者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告诉人们生活中有苦同时也会有乐,在生活中大家在抱怨苦的过程中,也应该要体验到其中的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本文内容在班上开展了一次班级辩论活动,将班上学生分为两个大组,分别赞同生活中的苦大于乐,以及生活中的乐大于苦。随后要求学生在课后搜集能够支撑本组观点的资料。在第二天上新课的过程中,教师在两个大组的学生中分别抽取5位学生参加辩论赛活动,教师作为辩论赛最后的决定者参与其中。因为两个大组的学生在课后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所以学生们都能够在辩论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师观看着一轮又一轮的辩论赛,仔细分析每一位学生提出的观点,在每一轮辩论赛的最后给出最真实最客观的评价。辩论赛活动是教师根据阅读课文来设计的活动,对学生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再加上有教师的参与学生更想通过辩论赛来表现自己,同时辩论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应用课文中作者的观点的过程,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实现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
四、结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研究,探索出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设计阅读教学过程,优化阅读教学思路,从而实现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黄昆.如何通过读写结合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J].英语教师,2020,20(18):131-133.
[2]张小琴.谈如何巧用信息技术打造初中英语阅读高效课堂[J].新课程,2020(36):171.
[3]李丽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高效阅读教学模式探究[J].科幻画报,2020(07):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