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覃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实验小学 湖北 宜昌 443700
【摘要】本文主要从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四要素出发,并结合当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模式进行阐述说明。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创新能力使培养学生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民主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运用质疑激发学生创新心智,通过求异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不断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的找到创新的切入点,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从而更好的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关键字】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教学研究
引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目前主要考察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师所要研究的课题。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运用“四要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效果,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民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基础。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良好的创造力发展应当在自由且安全的氛围下进行。对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首先,应当减少学生思维的无畏限制,对于学生的独特想法不做过多的指导以及批评,改变批评的思想顾虑,从而为学生创建安全轻松的思维环境,使学生可以大胆的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其次,教师应当将学生看待成为自立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主体观念,从而使学生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自由性,错了可以重新回答,不完整可以进行补充,没回答好可以在想,不同的想法可以讨论,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问。这样一来,才会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自身的自主以及自由的权利,进一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从营造敢于提问、敢于开口、敢于说不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应当返发挥自身良好的态度,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向导、学生的伙伴,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人文关怀,在轻松的教学环境当中,才可以让序号是那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质疑——激发创新的心智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的主要基础及时疑。创新意识的形成就是来自于质疑,所以说,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可以具备创新的冲动。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的启发学生,诱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应当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从而促进思维不断的拓展,使学生可以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身心都处于思考以及探索的氛围当中。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点播应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引导出更多的信息,促进学生发散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举例来说,在教学《曹冲称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同学们十分可以把曹冲称象”的方式变一变?托运石头不仅费力还费时间,同学们可以想出一个好注意吗?”这样以及可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有的同学说“可以让水代替石头、可以用土代替石头,还可有的同学说可以用岸上的人代替石头,因为人听从指挥,不仅省时而且省力”。
尽管当中曹冲的方式比较创新,但同学们的方式更加创新,同时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敢于向先进的经验挑战,一些的事物也都在面向全新的发展当中。
三、求异——诱发创新的途径
创新性思维主要的核心就是求异,“异想天开”就是未来发展的先导,在不断的发展当中转变为现实。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多向性的发展,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可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意见,不断的进行讨论,最终得出满意的答案,从而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促进学生在求异的过程中不断创新。
举例来说,在学习《小猫种鱼》的过程种,以往在教学中只会要求学生同种吸取教训,明白小猫为什么不收鱼。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多动脑筋,不能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还有的学生会在学习完之后嘲讽小猫,把鱼种到地里,这样的方式不仅错误,还很荒唐。但是还有的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树立的观念,认为小猫的做法值得表扬,他善于动手。正是因为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提升,并且将小猫难能可贵的精神树立起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生帮助小猫想办法,使小猫在秋天也可以获得鱼。培养学生思维不断拓展。这样一来,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收获了有效的教学方式。
四、想象――拓展创新的空间
所有的创造都在伴随着想象,创新的主要核心就是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找到其中的切入点,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
举例来说,在教学《狐狸和乌鸦》的过程中,可以设疑展开想象:“假如乌鸦再找到一片肉,狐狸又想得到这片肉,结果会怎么样?”同学们积极回答。有的同学说“狐狸可能还会运用以往的戏码,乌鸦在吸取了教训之后不再理睬狐狸,只好走了”。还有的同学说:“狐狸说好话,结果狐狸不理睬,狐狸就开始诬陷乌鸦偷东西……”这时乌鸦生气了,可以刚一开口,肉又掉了,这位同学的想法很创新,打破了思想上的限制,有效的点燃了创新的火花。由此可见,教师应当不断的引导学生,使学生可以积极的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思维意识得到不断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种,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应当不断的挖掘教材当中所蕴涵的全新内容,掌握教材当中有效的创新切入点,使得创新能力和培养都落实到教学当中,并且营造良好的创新思维发展的学习气氛,拨动学生质疑的心弦,对学生进行不断的思维训练,使得学生的想象思维可以得到拓展,激发学生内心当中的更多潜能。
参考文献:
[1]何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探析[J].科技风,2019(15):34-35.
[2]陈金燕.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方法应用[J].教育观察,2018,7(04):111-112.
[3]国莹.基于创新教学理论的小学低年段母语课堂读写教学研究——以汉语和英语为母语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0(0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