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友
鄄城育才实验学校 山东省 鄄城县 274600
摘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摒弃单一的传统教学理念,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良好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存在问题;培养策略
引言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逐渐地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中重要的教学任务来完成,并且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为教学目的,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1小学生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获取知识,而且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意识到:阅读能力必须从小培养。在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兴趣,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的环境,并且用自己的语文专业知识技能,为小学生找到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未来更深入地学习语文、学习其他学科做好准备。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渠道是对书籍的阅读,书籍中的内容是对实践的总结、对经历体验的归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小学生可以通过对书籍的探索阅读,来提升阅读的综合水平和质量。对小学生来说,阅读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思维的主要渠道。阅读能力的高与低直接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好与坏,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就很难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在运用这些基础知识时,也会存在很大的障碍;小学生的阅读速度缓慢,会影响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其对新知识进行探索时,就很难有新的发现,不利于进行良好的发散性学习。在阅读时不讲究方式方法,就会使阅读困难重重、障碍重重。因此,阅读能力要从小培养、准确培养。教师要意识到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捷径,阅读有助于实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还可以使个人修养和个人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2小学语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所产生的具体问题
2.1教学理念存在相应的偏差教学方式存在相应的错误
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会有一定的效果,需要经过大量的语文材料的阅读和洗礼才会有一定的心得和体会。但是,一些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课堂教学活动时却有急功近利的心理,认为可以在短时间之内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阅读技能,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水平,因此产生了拔苗助长的现象。至于具体阅读方式的选择也是如此,盲目地“抄近道儿”,最后带来的却只是学生的不适应。
2.2没有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课堂上学生应当是绝对的主角,所有的教学策略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应当紧密围绕小学生儿进行。对于语文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顺序的安排,教师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因此和实际情况往往产生一定的偏差,没有切实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和个人意愿。导致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并且实际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与此同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择以及阅读。不重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待阅读教学活动。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生逐渐地对于阅读活动和阅读课堂失去了相应的兴趣,而这正是由于教师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所导致的。
3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3.1丰富课前预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
预读活动是指学生在上课前开展的阅读活动,该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一般情况下,科学合理地开展预读活动,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掌握文本的含义和知识点,使他们明确了解阅读活动的基本方向,从而在合理分配时间的基础上缓解学生压力。除此之外,要想丰富课前预读活动,落实自主研究改革工作是关键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依照阅读教材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以基础类型的教学理论作为关键点,以实践教学探究为辅助点,科学规划各项内容,同时遵循教材为主要教学参考资料的基本原则,促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2转变阅读思想理念,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开展课外阅读的时候,经常受到唯语文化和唯考试化思想理念的影响,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只要求学生观看和考试有关的书籍,这降低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难以体现自主阅读的优势。要想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应该摒弃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多指导学生阅读正能量的书籍,确保学生从阅读中提升自身素质和语文技能。教师也可以让每个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优秀书籍带到学校,与其他同学分享。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学会摘抄书籍中的好词佳句,还可以通过实施多样性的自主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3.3借助移动客户端拓宽学生的阅读知识面
自从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人们访问信息的方式就有了明显变化,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引进阅读教学客户端,让学生接受多样化的信息,提升学生阅读信息的质量,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如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为学生分享高质量的文章,学生还可以分享自己的文章。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内容,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将移动客户端作为辅助工具,实现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教学的结合,发挥两者的作用与价值,满足教学的新要求。
3.4积极开展阅读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定期开展阅读活动,并创新阅读活动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参加阅读活动。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还能增加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学会使用图书资源,主动向学生推荐适合的书籍,并鼓励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组织学生举办手抄报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主动阅读,感受阅读的魅力。此外,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亲子阅读活动,鼓励学生给家长写信,描述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以及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影响等,让家长切实感受到阅读对孩子的影响,促使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同时,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摘抄一些诗句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小学阅读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培养,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中开辟属于学生阅读天地。
参考文献
[1]李阳.培养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研究[J].小学时代,2020(09).
[2]员美英.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20(08).
[3]姚沁华.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