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开展识字教学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冉茂波
[导读] 识字是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机械单一的识字教学方式很容易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语文学习效果
        冉茂波
        重庆市酉阳县龚滩镇沿岩小学,重庆 酉阳  409817
        摘要:识字是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机械单一的识字教学方式很容易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语文学习效果。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识字模块发生了改变,在组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教材特点,灵活地应用多样的教学方式,点燃学生的识字兴趣,帮助学生有效识字,打好语文学习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策略
        识字是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在本文中,将针对如何采取多样的识字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帮助学生有效识字,打好语文学习基础进行详细说明。
        一、故事教学导入识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关于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汉字的形成过程也蕴含了许多有趣的历史背景,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书写方式或者偏旁部首的由来将汉字的来源背景编造成小故事,营造欢快地学习氛围,小学生便很容易被吸引到课堂上。
        例如,教师在讲解“团圆”二字的时候,可以编造一个《团圆相遇》的故事:某一天“团”在街上走路,突然见到了“员”,他热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 圆!”,“员”说:“我不认识你啊?”,“团”说:“我们之前还在一起去给人家拜年,祝人家合家团圆,怎么天气一热,你把外套脱掉了,就不认识我了?”,这样利用了汉字的偏旁部首进行故事改编,学生就不容易将二字的写法记错。在识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主动调整教学方向,以调动学生的语言感受和艺术思维为主,用学生的视角透析汉字蕴含的意义。
        二、用游戏展现识字童趣
        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使低年级的学生获取学习乐趣,还可以使他们从中汲取知识,潜移默化地掌握所学。因此,笔者在组织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会根据识字内容,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游戏,使识字教学充满童趣。
        以《姓氏歌》为例,在这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姓、李、张、吴等汉字。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立足学生已有的汉字储备,设计了找朋友游戏。即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学生扮演“木”“弓”“口”“言”等汉字,另外一组学生扮演“子”“长”“天”“午”等汉字。然后,笔者发出号令,两组学生互相打量,联系已有的知识储备,找到自己的朋友,组成一个新的汉字。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找到了朋友,组建了汉字,如“李”“张”“天”等。这个游戏活动的实施,不仅丰富了识字教学活动,还使学生在自主性的发挥下,有效地建构汉字,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便于提升识字效率。
        再以《春夏秋冬》为例,在组织识字教学活动之后,笔者设计了“贴膏药”活动。具体来说,笔者将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鼓励学生将手中的字卡,对应地贴到图片上。这一游戏活动的实施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识字情况,还可以使他们在联系图片和汉字的过程中加深记忆。


        三、联系生活增添识字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在“教学建议”板块中,提出了这样的识字教学要求: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灵活运用多样方法积累汉字,并实现学用结合。在此要求的指导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利用生活为汉字增添情趣,使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建立音、形、义的联系,有效地掌握汉字。基于此,笔者在组织低年级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会挖掘校园资源、生活资源等,辅助学生学习。
        以校园资源为例,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文化内容的宝库,在校园里,学生可以随处见到汉字,而且,在体验校园生活的时候,学生通过日常的观察,早已建立了对汉字的感性认知。所以,在组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引入校园资源,不仅可以实现识字内容的丰富,还可以使学生以感性认知为抓手,切实地掌握汉字,提高汉字学习质量。
        比如,在组织《文具的家》教学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将文具以图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鼓励学生将教材中出现的汉字与这些图片建立联系,实现对汉字的直观记忆。有时候,笔者还会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将教室装扮成小卖店,将文具图片摆放出来,引导学生到“小卖店”购买文具。在购买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拿出字卡,说出“我要买……”,从而学习汉字知识。
        再以生活资源为例,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生更是建构了对部分汉字的记忆和认知。在实施识字教学的时候,笔者会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生活元素,驱动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对汉字进行分析和记忆。如此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还使学生初步建立识字与生活的联系,为自主体验生活积累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用文化传达识字理趣
        汉字是文化的载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活动的实施,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汉字,还要驱动学生感知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建立对汉字的全面认知,树立文化意识。由此,在组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汉字中,挖掘蕴含的文化内涵,采取多样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文化的辅助下,提升识字效率,同时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进一步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以《咕咚》该节课中的“领”为例,在学习这个汉字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可以轻松地找到“令”这个表音的声旁,但是却很难理解“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地为学生展现了“页”的甲骨文。在形象的图画辅助下,学生会发现,“页”像是一个有着大大脑袋的人,据此,笔者做出总结:“页”在做偏旁的时候,和头有关,如颈、额等。在这样的降级下,学生不仅可以掌握“领”,还可以感知到汉字背后的文化,掌握构字规则,为自主探究汉字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记忆汉字,教师要从汉字的本身出发,让学生们与汉字融为一体,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领略汉字的神秘和乐趣,教师应要采用多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汉字,在教学过程中要寓教于乐,在轻松愉悦地氛围中让学生爱上汉字,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江贵英.浅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考试周刊,2019(16):44-44.
        [2]张晓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