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衍书
山东省嘉祥县纸坊镇代店幼儿园 山东省 济宁市 2720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求各学科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及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
引言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时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增强学生的语文理解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阅读习惯,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1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当学生具备一定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时,他们才能更好地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明确作者的意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1.2增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的方式,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知识,在书籍中认识到更多,打开学生的眼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开展阅读的方式,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价值。
1.3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通过阅读的方式,学生能够打开自己的眼界,了解到更多的知识。通过阅读,深入发掘文本里面的内容,发挥语文阅读的显性作用,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更为优秀的道德品质,切实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2.1营造合适阅读环境
环境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语文阅读中合适的环境对学生的阅读活动有着无形的推动作用,它能够潜移默化带领学生走入书香世界,让学生被书籍吸引,从而自觉地投入阅读活动。尤其是在小学,学生对周边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这时教师为学生创造合适的阅读环境,能够更好地利用环境牵引学生的思绪,让学生在环境作用下自觉地投入阅读。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有两个重点,分别为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
在学校环境中的班级环境里,教师要多次用言语暗示的方式告诉学生读书的重要性,在学生的心上敲下重锤,这样学生会自觉形成意识,即读书十分重要。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班级中的装饰栏、板报等,加入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还要建立班级的读书角,定期开展“流动书籍”活动。这样能够让整个班级书香满满,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积极性也会被大大激发。家庭的阅读环境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老师应当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和家长密切沟通、配合。一方面,传递给家长阅读的重要性信息,让家长能够支持教师的阅读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要求家长建立带有书香气息的家庭氛围,如定期和孩子进行阅读活动,建立家庭读书角等,都能让学生时时刻刻处于阅读氛围之中,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2.2情景创设,加深体验教学情境的创设
能够给学生如临其境、似真似幻的体验,能够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画面,给学生直接的感受,让学生走入阅读文本的世界。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要适当地创设情景,可以利用多媒体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目的是加深学生的语文阅读体验,让学生感受阅读的魅力,从而自觉投入阅读活动。
如在开展《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带领学生通过视频回到那个年代,让学生看到革命烈士坚韧不拔的意志、不怕牺牲的勇敢、坚定的爱国情怀,一个又一个画面给学生视觉以冲击,能够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探究欲望,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达到激趣的目的。
2.3丰富阅读渠道,发展学生个性
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而阅读又是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为了体会文学作品强烈的人文性和浓厚的情感,阅读课堂应当激发学生的代入感,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的滋味,身临其境地走进文学世界和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角色的喜怒哀乐。为了创建高效阅读课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为学生开拓丰富的阅读渠道,让阅读成为他们的日常习惯,或者让阅读实践走进生活,以更丰富的形式展开。
比如在教学《四季之美》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唱儿歌《四季歌》《春天在哪里》,朗诵诗歌《春夜喜雨》《小池》《江雪》,或者组织学生春游、夏令营、秋游、冬令营等,让学生用耳朵、用眼睛、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四季之美。当学生打开更多的阅读渠道,让阅读文本与生活进行对话,或者在身体力行中去实践文本中所描述的场景,文本才能回归生活,让学生对文本阅读的认识更加深刻、细致、全面。教师应当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与体验,让学生拥有广阔的阅读空间,长期浸润在优秀文学作品中,与作者在同一个节律上共同跳动,完成阅读者与创作者的心灵对话与情感共鸣。
2.4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想切实保证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合理利用学习时间,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有助于节省学生的语文阅读时间,更好地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在阅读时,学生需要对于文本内容进行勾画,将自己觉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作为语文阅读积累。教师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也能增强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积累工作,将文本中重要的句子勾画出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难度。同时,针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句子,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仿写活动,切实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3借助实践活动完成德育教育
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语文,使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接受优秀品德的洗礼。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需要利用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有关思想道德教学的元素,顺水推舟,对其进行利用,使语文课堂的实践活动可以变成给学生提高良好德育教育的机会。
比如在完成《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学习后,老师指导学生依据这些步骤参加到课堂的实践活动中来:首先,以《桂林山水》这篇文章中优美的景色实现激趣的引入:桂林山水是这样的壮美多娇,我国景色优美的山水正等着我们一个一个地去欣赏,并且这样的美景其实就在自己身边,也就是自己的故乡,同学们能够跟随家长到外地去旅游,也能够前往家乡的旅游景点去一览美景。其次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在欣赏完优美景色之后的感悟,同时指导学生由“我眼中的美景”作为题目进行写作。最后,指导学生按照自己写的作文完成配画,一起协作完成一本关于“我眼中的美景”为题目的优质作文本。如此一来,能够更好地带领学生开展一场美景游览活动,使学生在欣赏国家壮丽山河的美景时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为学生传递一定的语文阅读方法。掌握了一定方法的学生,其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也能得到切实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左藩娃.新媒体环境下语文阅读课教学创新[J].文学教育(下),2020(10):87-88.
[2]陈改玲.基于名著导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70.
[3]王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90.
[4]王路儿.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开展整本书阅读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85.
[5]张俊丽.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