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张晓
[导读] 语文是小学学习过程中的基础科目,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张晓
        (湖北省十堰郧阳区新区中心小学 湖北 十堰442000)
        摘要:语文是小学学习过程中的基础科目,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小学生核心素养以及身心发育的发展与培养具有积极促进功效,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师需要积极转换自身教学策略及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死板僵硬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施行素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探究与独立自主思考能力,陶冶其情操,促使学生有效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养成正确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培养
1.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势
1.1建设知识体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具备认字造句的能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忽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阻碍学生思维模式与表达能力的发展。如若想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在课堂中需要辅助学生建设自身知识体系,促使学生不仅仅要正确理解教材中词语与句子的意义,还需要让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保证语文学习效果。
1.2拓展学生视野
        语文知识的学习范围涉及极广,知识点十分庞杂,导致大部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手段,常常会感到迷茫。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生字生词以及句子类型等基础语文知识,并引导学生进入语文教材情境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促使学生开展深刻思考,拓展学生思维。语文教师同时可以有效结合教材文章背景,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深刻领悟文章主旨,从而丰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1.3提升学生鉴赏力
        小学教学往往是基础教育,小学语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从核心素养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选择,可以让小学生对诗歌进行鉴赏与阅读,深刻领悟诗歌之中蕴含的魅力。这种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力。语言鉴赏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高级阶段,需要小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化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品鉴欣赏诗歌内容,领悟诗歌蕴含的情感,提高自身核心素养。
2.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1利用语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才是孩子学习最好的教师,如若学生对一个课程毫无兴趣,那么教师再怎么努力也只是徒劳。如何让小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个十分快乐的过程,是所有教师都需要耗费精力去思考的事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展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各项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朗读活动,让小学生将自身代入到教材文章之中的角色开展朗读。教师可以从旁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指导,让学生在语文朗读中掌握重点语句的语气。例如,当语文教师讲解“坐井观天”课程时,其中小鸟说“天无边无际,而且十分大啊。

”此句话中的“无边无际”是重点词语,为了让小学生对此词语深刻进行理解,教师可以从旁对小学生提问“为什么小鸟认为天空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句话在朗读过程中应该怎么读呢?”通过问题的指引,学生自身就会积极思考如果自己是一只小鸟的话,会用什么心态与情绪读这句话,从而更好地领悟文章情境,掌握“无边无际”词语的含义。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开展作文比赛、成语接龙等课堂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热情。
2.2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养成优秀学习习惯。细节才能决定成败,细节是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之中呈现出来的,优秀的学习习惯可以为日后学生语文学习带来积极影响。
        例如,当语文教师讲解拼音知识点时,如若教师依据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强硬的灌输知识点,那将会十分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也不够理想。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培养形象思维的阶段。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点与策略,打造创新型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儿歌,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点的理解。这样既可以让小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还可以深刻理解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再例如,学生需要具备优秀写字习惯,要保证自己工整规范,不可以出现马虎的情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每周开展评比活动,写字写得规范的学生可以获得一朵小红花的奖励。在每月的月底,教师还可以开展一次大型评比活动,哪位学生获得的小红花最多就可以得到“书法之星”的称呼,还可以得到一支精美的铅笔作为奖励。此种教学策略可以让小学生形成优秀的写字习惯。
        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是对教师更高的考验,只有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教学策略进行适当调整,才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形成优秀的学习习惯与态度,有效达成学生核心素养。
结束语:
        语文课程对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功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教学体系,创新教学策略,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后续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文生.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探究[J].消费导刊,2020,(38):73. DOI:10.12229/j.issn.1672-5719.2020.38.069.
[2]张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刍议——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学周刊,2020,(23):125-12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3.062.
[3]殷桂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J].学周刊,2020,(26):115-11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6.057.
[4]祁谠.小学语文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思考[J].学周刊,2020,27(27):59-6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7.029.
[5]赵振斌.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落地生根[J].考试周刊,2020,(40):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